诗词大全

《夜闻乌啼》

不眠无恨自凄凄,真听人间乌夜啼。
明月未教尘镜掩,华堂歌舞乍高低。

作者介绍

晁说之(一○五九~一一二九),字以道,一字伯以,济州鉅野(今山东巨野)人(《宋史·晁补之传》)。因慕司马光爲人,自号景迂生。神宗元丰五年(一○八二)进士。哲宗元祐初,官兖州司法参军,绍圣时爲宿州教授,元符中知磁州武安县。徽宗崇宁二年(一一○三),知定州无极县。后入党籍。大观、政和间临明州造船场,起通判鄜州。宣和时知成州,未几致仕。钦宗即位,以着作郎召,除秘书少监、中书舍人,復以议论不合,落职。高宗立,召爲侍读,后提举杭州洞霄宫。建炎三年卒,年七十一。有《嵩山文集》(又名《景迂生集》)二十卷。事见《嵩山文集》附录其孙子健所作文集后记,《晁氏世谱节录》,及集中有关诗文。 晁说之诗,以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旧钞本《嵩山文集》(集中“祯”字皆缺,注“今上御名”,当沿宋本之旧)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夜闻乌啼》是宋代晁说之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夜晚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凄凉和孤寂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不眠无恨自凄凄,
真听人间乌夜啼。
明月未教尘镜掩,
华堂歌舞乍高低。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夜晚的乌鸦啼叫为主题,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忧伤。诗的开头写道“不眠无恨自凄凄”,表达了诗人无法入眠的心情,内心的凄凉和无尽的忧愁。接着,诗人写道“真听人间乌夜啼”,强调了乌鸦的啼叫声真实地传达到了人间,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孤独感。

接下来的两句“明月未教尘镜掩,华堂歌舞乍高低”描绘了一个华丽的宫殿场景,但这种华丽与诗人内心的凄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明月照耀下的宫殿,本应是繁华喜庆的场景,但诗人却感受到了其中的冷寂和孤独。华堂上的歌舞声乍高乍低,也映衬出诗人内心的起伏和矛盾情绪。

整首诗词通过对夜晚景象的描绘,以及对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忧愁和对人间世事的感慨。这种对繁华背后孤寂的揭示,使得诗词更具有深远的意义,引发读者对生命和人情的思考。

  • 《龟山寺纳凉呈宗衍师》

    宝洞然香罢,山堂问话中。日将秋共淡,心与境浑空。弹指看浮世,披襟纳远风。因知宴坐者,白首乐无穷。

  • 《夏日寄谅律师》

    澄江杳杳映千峰,坐夏岩房一望中。昼讲疏钟清度越,夜吟残月冷垂空。扫轩静避阶稜藓,销暑闲当竹罅风。顾我相怀未能去,水边斜日照梧桐。

  • 《鹦鹉曲 城南秋思》

    新凉时节城南住。灯火诵鲁国尼父。到秋来宋玉生悲,不赋高唐云雨。一声声只在芭蕉,断送别离人去。甚河桥柳树全疏,恨正在长亭短处。

  • 《赠邻友》

    同居一坞中,只隔水西东。林近书灯露,溪回酒舫通。放凫长合队,移竹每分丛。只恐君征起,难期作两翁。

  • 《维石》

    一路机先滑似苔,葛藤窠里出头来。等闲击著火星迸,堆得大唐人眼开。

  • 《颂古》

    世间无物可罗笼,独立嵯峨万仞峰。忽若有人猛推落,腾身云外不留纵。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