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夜兴》

老火顿扫迹,颢气凝清英。
病淙少栖泊,循檐听风声。
桂魄未及圆,列纬已让明。
银潢谁决流,静向苍旻倾。
引领欲纵望,众屋高峥嵘。
又成兴局促,万里孤遐征。
阴墙想露溥,夕蔓粘青萤。
怯冷独归户,搔头对长檠。
咨嗟分赋薄,煮药过半生。
随缘但顺受,境逆或渐平。
年年中秋夜,裴回晓钟鸣。
屈指行复来,得失当除乘。

作者介绍

张镃(一一五三~?),字功甫,又字时可,号约斋居士,祖籍成纪(今甘肃天水),南渡后居临安(今浙江杭州)。俊曾孙。以廕官奉议郎,直秘阁、权通判临安府。宁宗开禧三年(一二○七)爲司农少卿,因预杀韩侂胄密谋,爲史弥远所忌,一再贬窜。嘉定四年(一二一一),除名编管象州,死于贬所。镃藉父祖遗荫,生活侈汰,于孝宗淳熙二十年(一一八五)构园林于南湖之滨。曾先后从杨万里、陆游学诗,并多倡和。有《南湖集》二十五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卷(其中诗九卷)。事见《诚斋集》卷八一《约斋南湖集序》,《齐东野语》卷二、一五、二○。 张镃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永乐大典》残本及清干隆鲍廷博校刻本(简称鲍校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卷。

作品评述

《夜兴》是宋代张镃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夜晚的思绪,老火扫除过往的痕迹,
明亮的月光凝结出清澈的气息。
病体使我少栖泊,
我沿着屋檐听风的声音。
桂树的圆月尚未完全圆满,
星辰却已黯淡失色。
银河之光是谁决定的流向?
静谧的夜空向苍天倾泻。
引领我想要纵身远望,
高耸的房屋峥嵘挺拔。
然而兴起的情绪又迅速收束,
漫长的征途千里孤寂。
暗墙上想要露出满溢的光芒,
夜幕下青萤粘附着。
怯弱地独自回到屋内,
抓头发对着长檠发呆。
感叹才华分配得太少,
煮药过半生命已过半。
顺从命运随遇而安,
处境逆转或逐渐平稳。
每年中秋之夜,
钟声回响在裴回中。
数指轮回再次来临,
得失应当抛开乘除。

这首诗通过对夜晚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展现出夜晚的宁静和诗人的孤寂。老火扫除迹象象征着过去的痕迹被抹去,给人以新的开始的感觉。明亮的月光象征着清澈纯净的气息,照亮了夜晚的世界。诗人通过描述自己病体的状态和对风声的倾听,表达了内心的孤独和无奈。桂树的圆月与黯淡的星辰形成鲜明的对比,暗示着诗人内心的追求和现实的落差。诗中的银河流动、夜空倾泻等意象形象地描绘了宇宙的辽阔和神秘。诗人的情绪在高涨之后又迅速消退,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无奈和对生活的矛盾感。最后,诗人通过中秋夜和裴回的意象,表达了人生的轮回和得失的无常。

这首诗词以朴素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夜晚的心境和对人生的思考,通过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宇宙的感悟。整首诗流畅自然,意境丰富,给人以深思的空间,是一首优秀的宋代诗词作品。

  • 《兰陵王(渔父)》

    醉竿直。一叶扁舟漾碧。澄江上、几度啸日迎风,怡怡钓秋色。渔乡共水国。都属沧浪傲客。烟波外,风笠雨蓑,才掷丝纶便千尺。飘然去无迹。恣脚扣双船,帆挂轻席。盈钩香饵鱼争食。更拨棹葭岸,放篙菱浦,才过新栅又旧驿。占江南江北。堪恻。利名积。算纵有豪华,难比清寂。须知

  • 《和张洵蒙亭诗韵》

    江亭胜概冠三湘,仁智所乐皆其旁。翠岫俯映青罗光,上有乔木摩穹苍。亭下川遐覆银塘,水面风来笑语香。骚人相值喜飞觞,雄辩清谈五月凉。饮馀相与坐方床,论文日暮兴呆辰。佳篇疾读韵琅琅,直疑星斗焕光茫。格高调古说奇方,况复笔法追二五。事业无穷叹茫茫,丹铅点勘策非良。

  • 《和郑闳中仙居十一首》

    我爱仙居好,惭无德政馨。下车时问疾,治狱日空囹。老吏贫归里,苍生馁在庭。惟忧泽未至,岂敢渎邦刑。

  • 《送崔定》

    未知游子意,何不避炎蒸。几日到汉水,新蝉鸣杜陵。秋江待得月,夜语恨无僧。巴峡吟过否,连天十二层。

  • 《相和歌辞·棹歌行》

    写月图黄罢,凌波拾翠通。镜花摇芰日,衣麝入荷风。叶密舟难荡,莲疏浦易空。凤媒羞自托,鸳翼恨难穷。秋帐灯花翠,倡楼粉色红。相思无别曲,并在棹歌中。

  • 《梦中作》

    亭尤逢夜竹,不识自知音。朦胧望明月,终得拂青尘。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