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背正白月舒光,峰影横野万丈强。
仰之弥高立卓尔。
蔽遮星斗摩穹苍。
半秋风露清彻骨,望望直欲随风翔。
归寻玉虚步松迳,月轮正涌门中央。
楼钥(一一三七~一二一三),字大防,旧字启伯,自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温州教授。干道五年(一○六九),以书状官随舅汪大猷使全。累官知温州。光宗朝,召爲考功郎,改国子司业,累迁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给事中。宁宗受禅,迁吏部尚书,因忤韩侂胄,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寻知婺州,移宁国府,仍夺职致仕。侘胄诛,起爲翰林学士,累迁签书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嘉定六年卒,年七十七。赠少师,謚宣献。有《攻媿集》一百二十卷、《范文正公年谱》等。事见《絜斋集》卷一一《资政殿大学士赠少师楼公行状》,《宋史》卷三九五有传。 楼钥诗,以南宋四明楼氏家刻本《攻媿集》(藏北京大学图书馆)爲底本。底本残缺部分,据武英殿聚珍版《四库全书》本补足(其中五至七卷,武英殿本分爲四卷,仍改按底本目录爲序)。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夜游独峰下》是一首宋代楼钥的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夜晚在孤峰下漫游,峰顶正挂着明亮的白月,峰影横亘在无边的原野上。仰望它,宛如立在高处,傲然独立。它遮蔽了星斗,触摸苍穹。半秋的风露清冽透骨,远望着,心中渴望随风飞翔。回归找寻玉虚的脚步,穿过松树曲径,月轮正冲破门中央涌现出来。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在孤峰下的壮丽景色。诗人仰望着高耸的山峰,峰顶挂着明亮的白月,峰影在广袤的原野上投下长长的倒影。山峰高耸入云,让人感受到其巍峨挺拔的气势。山峰遮蔽了夜空中的星斗,似乎触摸到了苍穹的边缘。秋天的微风带着凉爽的露水,清澈透彻,使人心生向往,渴望自由地翱翔于空中。诗人用诗意勾勒出一个追寻玉虚、追求自由与卓尔不群的意境。
赏析:
《夜游独峰下》以夜晚的孤峰为背景,通过描绘山峰、白月、原野、星斗等元素,展示了山峰的壮丽和高远。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形象描写,如“峰背正白月舒光”、“峰影横野万丈强”,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山峰的雄伟和辽阔。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由、追求卓尔不群的渴望,以及心灵的宁静与追求。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融入了人的情感与思绪,给人以壮丽、宁静的美感,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与追求。
这首诗词通过形象生动的描写,将自然景观与人的情感融为一体,传递了追求自由、追求卓尔不群的情怀。诗人用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勾勒出山峰的壮丽与高远,以及对自由与追求的向往。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悟和对人生追求的思考,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所困每患失其亲,白首甘为未遇人。饥目屡常昏皂白,晨炊何敢问新陈。强颜愧我犹初仕,策足如君即要津。惜别夜阑重款晤,交情终始暖於春。
少年耽句千篇在,老境忘言半偈无。失喜因君还绝倒,但惊寒雀费隋珠。
马鞍山下倚吟鞭,慨想前贤古道边。健笔南轩三大字,高风相国一泓泉。征途著句虽无暇,诗版留名自可传。寺主相邀观石刻,呼童汲水取茶煎。
维扬禹九州,淮南唐四镇。地据江海冲,星占楚吴分。五季剧荒扰,我朝夷僭闰。督府时称雄,守帅选常遴。由来竹符使,莫匪邦家闻。其间九贤者,尤推万人俊。太原文章伯,师友渊源濬。五事陈便宜,七制推典训。屡荐官虽崇,三已色无愠。岐公老藩朝,惠爱浃吴晋。荐士言有味,偃兵
火是人生日用资,难凭回禄做儿嬉。千镫照夜成何事,一点疏防万屋危。
披蓁卜筑古林阿,百丈心於老病多。照彻有无方得我,缘分生灭不干他。谷云冷抱松根石,山月明悬屋角萝。若子殷勤圆此话,毗耶城里问维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