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路深深著梵宫,绿阴截断出尘红。
春风杖屦閒忙外,明月山林醒醉中。
有酒何须白莲社,无诗可入碧纱笼。
归途自有儿扶笑,不用过溪劳远公。
《夜酌丹山》是宋代诗人陈著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夜晚,我在丹山之间的石路上深深地走着,眼前是一座宛如梵宫般的建筑,被葱茏的绿阴所遮蔽,将尘红的世俗隔绝开来。春风轻吹,我手持拐杖,脚踏便鞋,闲逛在外面。明亮的月光洒在山林间,使我从沉醉中惊醒。
我心中有美酒,何须去白莲社(指白莲教寺庙,传统上与清净、无欲相联系),并非需要那种净化心灵的仪式。没有灵感的诗句不值得被收入碧纱笼(指文艺作品的收藏),因为它们无法达到高雅和纯净的标准。回家的路上,我有孩子扶持着,他们欢笑着,我不需要过溪涉水劳累地寻找远方的名山。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色和诗人的内心感受,展示了一种返璞归真、追求自我心灵自由的意境。诗人在夜晚独自漫步于山林间,与纷扰的尘世隔绝,静心饮酒、品味自然,感悟生活的真谛。他表达了对诗歌创作的追求,强调了诗歌的高尚和纯净的价值。此外,诗中也体现了家庭的温馨与快乐,以及生活的轻松和安逸。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与心灵的愉悦与追求。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美好的境界,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和诗人内心的宁静。整首诗以自然景色和深邃的思考为主线,表达了对自由、纯净和家庭快乐的向往,给人以心灵上的启迪和舒缓。
一别一公后,相思时一吁。眼中疮校未,般若偈持无。
高原硗确石径微,篱巷明灭余残晖。旧裾飘风采桑去,白袷卷水秧稻归。深葭绕涧牛散卧,积麦满场鸡乱飞。前溪后谷暝烟起,稚子各出关柴扉。
青门走马趁心期,惆怅归来已校迟。应过唐昌玉蕊后,犹当崇敬牡丹时。暂游还忆崔先辈,欲醉先邀李拾遗。尚残半月芸香俸,不作归粮作酒赀。
错错在禅庭,高宜与竹名。健添秋雨响,乾助夜风清。雀静知枯折,僧闲见笋生。对吟殊洒落,负气甚孤贞。密谢编栏固,齐由灌溉平。松姿真可敌,柳态薄难并。映带兼苔石,参差近画楹。雪霜消后色,虫鸟默时声。远忆沧洲岸,寒连暮角城。幽根狂乱迸,劲叶动相撑。避暑须临坐,逃眠
曾称野鹤比群公,忽作长松向府中。骢马不骑人不识,泠然三尺别生风。
羁枕不成寐,羸骖晓出城。驿门深闭草,苑树密藏莺。老病安闲散,疏慵负圣明。津亭凝望久,惟是待潮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