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之宰阳山,暇隙唯读书。
同年大雅姿,文史以为娱。
治剧逾整暇,日与竹素俱。
頫首繙汉晋,高声诵唐虞。
不善吾所鉴,善者吾所摹。
撑肠仍拄腹,何翅五千馀。
似闻书带草,已复生庭除。
愿言饱经济,舒之弥八区。
喻良能,字叔奇,号香山,义乌(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二十七年(一一五七)进士,补广德尉。歷鄱阳丞、星源令,通判绍兴府。孝宗干道七年(一一七一),爲建宁府学官。累官国子主簿,工部郎中、太常丞。出知处州,寻奉祠,以朝请大夫致仕。有《香山集》、《忠义传》等,均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香山集》十六卷。事见《敬乡集》卷一○、《两宋名贤小集》卷一七九《香山集》跋及本集有关诗篇。喻良能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香山集》爲底本。校以《永乐大典》残本、《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叶自强读书堂》是宋代喻良能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喜欢读书的情景和读书所带来的乐趣。
诗词中提到了作者退隐到宰阳山,抽出空闲时间只有读书。作者和同时代的人相比,在文学和历史方面更加有雅兴和造诣,将其作为娱乐方式。诗人除了读书之外,还擅长写剧本,闲暇时常与竹素(指竹子)为伴。他翻开古代的汉晋文献,高声朗读着唐虞时期的诗文。对于自己不善的方面,他会加以观摩学习,而对于他善于的领域,他会进行模仿。
诗词中出现了一些比喻和象征的意象。"撑肠仍拄腹"形象地表达了作者读书的热情和渴望,他读书读得如此饱满,以至于感觉自己的肠子已经撑满了腹部。"闻书带草"意味着书中所记载的内容已经生根发芽,长出了绿色的嫩苗,而这种生命力已经扩展到了他的庭除之中。最后,作者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希望能够充分地经历和享受读书的快乐,并将这种愉悦感扩散到整个八区(指广阔的地域)。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作者的读书情景,表达了他对读书的热爱和追求知识的渴望。作者将读书看作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他通过读书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培养自己的情操。同时,诗词中的比喻和象征意象增加了诗词的艺术感,使读者在阅读时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激情和对读书的赞美。整体而言,这首诗词传达了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追求的坚持,以及读书所带来的精神愉悦和满足感。
一秋无雨亦无风,比似常年迥不同。鼻观了无分别想,道人结心本来空。
玉砌雕阑,朱门紫陌,争似道人茅宇。尊有新醪,盘无兼味,自傍小溪垂缕。富贵何淫,贱贫亦乐,此外更无他语。有时将明月为家,或共白云为侣。还俯视、六合之间,茫茫何物,不入灵台丹府。绿水青山,野花啼鸟,已把此心留住。梦熟黄梁,尘飞沧海,转首便为千古。问雪堂、归去何
满院荼蘼开尽,杜鹃啼梦醒。记晓月、绿水桥边,东风又、折柳旗亭。蒙茸轻烟草色,疏帘净、乱织罗带青。对一尊、别酒初斟,征衫上、点滴香泪盈。几度恨沈断云,飞鸾何处,连环尚结双琼。一曲琵琶,湓江上、惯曾听。依依翠屏香冷,听夜雨、动离情。春深小楼,无心对锦瑟、空涕零
历历愁心乱,迢迢独夜长。春帆江上雨,晓镜鬓边霜。啼鸟云山静,落花溪水香。家人亦念我,与汝黯相忘。
相逢不用蚤,论交宜晚岁。平生易诸公,斯人真可畏。见之三伏中,凛凛有寒意。名下今有人,胸中本无事。神物护诗书,星斗见光气。惜无千人力,负此万乘器。生前一樽酒,拨弃独何易。我亦奉斋戒,妻子以为累。子如双井茶,众口愿其尝。顾我如麦饭,犹足填饥肠,陈诗传笔意,愿立
燕鸿望南飞,春至还北去。托食波浪中,潇湘几回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