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夜坐看月》

春夏季孟间,草木蔽山骨。
青苍霭芳华,烟霏相出没。
适从忧患场,观化超理窟。
无心岫间云,有定水中月。
我方意如如,谁尚书咄咄。

作者介绍

杨冠卿(一一三八~?),字梦锡,江陵(今属湖北)人。尝举进士,官位不显,以诗文游各地幕府。与范成大、陆游等多有唱和。撰有《客亭类稿》、《草堂集》等。清四库馆臣据旧刊《客亭类稿》巾箱小字本,并补缀《永乐大典》所收诗文,釐爲《客亭类稿》十四卷,其中诗三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 杨冠卿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客亭类稿》爲底本。校以宋刊巾箱本(简称巾箱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津阁本(简称文津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夜坐看月》是宋代杨冠卿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春夏秋冬之间,草木蔽掩了山体的轮廓。青苍的云霞盖住了美好的景色,烟雾时隐时现。我心境忧愁,观察自然的变化,超越了常理的奥妙。山岳之间的云雾无心无意地飘动,水中的月亮则恒定不变。我心意坦然自若,谁还能咄咄逼人地指责我。

诗词以描绘夜晚坐看月亮为主题,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绪。诗词开篇描述了四季之间,草木繁茂的景象,山体被覆盖得模糊不清。接着,诗人描写了青苍色的云霞,以及飘渺的烟雾,给人以朦胧的感觉。这种自然景色的变化与诗人内心的忧愁相呼应,形成了一种情感上的对比。

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表达了自己超越常理观察自然的心境,认为其中蕴含着超出人们理解的奥妙。山间的云雾没有任何目的地飘动,水中的月亮却始终如一。这种比较展示了自然界的变化和恒定,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恒久不变。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坦然,他认为自己的心意如此,无需受到他人的指责和批评。这种自信和独立的态度表达了诗人追求自由和坚守个人信念的精神。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考。表面上看,诗人坐看月亮,观察自然景物,但实际上他在借景抒发自己的情感,以自然的变化和恒定为比喻,表达了对人生和自我境遇的思考和回应。诗词通过抒发个体情感,展示了个体与自然、命运的关系,具有审美、哲理和抒情的价值。

  • 《夜坐二首》

    春夜伤心坐画屏,不如放眼入青冥。一山突起丘陵妒,万籁无言帝座灵。塞上似腾奇女气,江东久殒少微星。从来不蓄湘累问,唤出嫦娥诗与听。沉沉心事北南东,一睨人材海内空。壮岁始参周史席,髫年惜堕晋贤风。功高拜将成仙外,才尽回肠荡气中。万一禅关砉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

  • 《初夏怀故山》

    镜湖四月正清和,白塔红桥小艇过。梅雨晴时插秧鼓,苹风生处采菱歌。沉迷簿领吟哦少,淹泊蛮荒感慨多。谁谓吾庐六千里,眼中历历见渔蓑。

  • 《八月十四日携家泛月次韵》

    稍先一日我中秋,行遍芙蓉与菊洲。作意安排却非适,不如乘兴径行舟。

  • 《悯松》

    谁借毛锥千字力,曲留髯叟百年身。未能晦迹终难保,樗栎林间是散人。

  • 《咏史八首·乐羊子妻》

    拾遗戒不受,见金等沙泥。对姑不能食,又愧他舍鸡。其视取枣人,冰炭恐不齐。

  • 《老病幽独,偶吟所怀》

    眼渐昏昏耳渐聋,满头霜雪半身风。已将身出浮云外,犹寄形于逆旅中。觞咏罢来宾阁闭,笙歌散后妓房空。世缘俗念消除尽,别是人间清净翁。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