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夜坐》

晚凉徐步出柴扃,万变浮云在窈冥。
浓似铁山擎缺月,薄於春絮透疎星。
正欣夜久沉天籁,尤喜空明郁帝青。
雨气未平龙欲动,电光前后射中庭。

作者介绍

楼钥(一一三七~一二一三),字大防,旧字启伯,自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温州教授。干道五年(一○六九),以书状官随舅汪大猷使全。累官知温州。光宗朝,召爲考功郎,改国子司业,累迁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给事中。宁宗受禅,迁吏部尚书,因忤韩侂胄,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寻知婺州,移宁国府,仍夺职致仕。侘胄诛,起爲翰林学士,累迁签书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嘉定六年卒,年七十七。赠少师,謚宣献。有《攻媿集》一百二十卷、《范文正公年谱》等。事见《絜斋集》卷一一《资政殿大学士赠少师楼公行状》,《宋史》卷三九五有传。 楼钥诗,以南宋四明楼氏家刻本《攻媿集》(藏北京大学图书馆)爲底本。底本残缺部分,据武英殿聚珍版《四库全书》本补足(其中五至七卷,武英殿本分爲四卷,仍改按底本目录爲序)。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夜坐》是宋代楼钥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夜晚凉爽,我悠然步出柴扃(柴门),
天空中万变的浮云在幽暗中飘动。
浓密如铁山托起残缺的月亮,
稀薄如春天的絮花透过稀疏的星光。
此时,我正欣赏夜晚久久沉淀的天籁之音,
尤其喜爱那空明中郁郁葱葱的帝王之青。
雨气尚未消散,一条龙正欲动荡,
电光前后在庭院中闪烁穿梭。

诗词《夜坐》以夜晚为背景,描绘了作者在夜间静坐时的感受和所见所闻。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出一种恢弘壮丽的氛围和意境。

首先,诗中描绘了夜晚的浮云、月亮、星光等景物,以形容夜幕下的变化和幽暗。浓密的浮云如同铁山托起了残缺的月亮,给人一种古朴而庄严的感觉,而稀薄的星光则如春天的絮花,透过夜空的稀疏之处点缀其中,营造出一种温柔和寂静的氛围。

其次,诗人表达了对夜晚天籁之音的欣赏和喜爱。夜晚久久沉淀的天籁之音,使人感受到一种神秘而美妙的氛围,仿佛天地间充满了神奇的声音,令人陶醉其中。

然后,诗人描述了空明之中郁郁葱葱的帝王之青。这里的空明指的是夜空的明亮和清澈,而帝王之青则象征着一种高贵和庄严。这种色彩让人联想到皇家的气派和威严,给人以一种庄重和肃穆的感觉,增强了整首诗的气势。

最后,诗中出现了雨气未平、龙欲动和电光的描绘,给人一种动感和激烈的氛围。这些景象使诗词充满了生命力和活力,增添了一种紧张而奔放的感觉。

《夜坐》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意象的运用,展示了作者丰富的情感和对夜晚的独特感受。整首诗意境深远,表达了对自然和宇宙的敬畏,以及对生命的热爱和追求。诗词通过独特的描绘方式和意象的运用,展现出作者对夜晚的独特感悟和情感体验,给人以深远的思考和美感的享受。

  • 《湘中杂咏十绝》

    舴艋轻轻载短蓑,苹花风急起沧波。凭谁唤取玄真子,更作湘中渔父歌。

  • 《续韦蟾句》

    悲莫悲兮生别离,登山临水送将归。武昌无限新栽柳,不见杨花扑面飞。

  • 《和野人殷潜之题筹笔驿十四韵》

    三吴裂婺女,九锡狱孤儿。霸主业未半,本朝心是谁。永安宫受诏,筹笔驿沉思。画地乾坤在,濡毫胜负知。艰难同草创,得失计毫厘。寂默经千虑,分明浑一期。川流萦智思,山耸助扶持。慷慨匡时略,从容问罪师。褒中秋鼓角,渭曲晚旌旗。仗义悬无敌,鸣攻故有辞。若非天夺去,岂复

  • 《暮春联句九首》

    燮调能十雨,具训微三风。希圣如颜子,何时笑叔通。明经徒为利,秽史不能公。落落经纶腹,悠悠锦绣胸。茶烟禅榻上,花蕊酒杯中。皇览方佳少,青衫已秃翁。凄凉语棐话,寂寞教咸忠。青嶂鹤仙返,白杨鸦夜讧。庭前双桂树,堂上六经丰。皇帝春秋盛,车书夷夏同。移忠聊士诺,独善

  • 《多景楼》

    假日此登临,凄凉北望心。戍烽孤障杳,塔影一江深。黠虏投鞭想,将军誓楫吟。所嗟人事异,天险古犹今。

  • 《次昭觉圆老韵》

    丈室曾窥金锡光,汾阳宗绪故应长。不嫌俗子堪传授,更借馀波到乐浪。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