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长安,正月时,和风喜气相随。
献寿彤庭万国,烧灯青玉五枝。
终南往往残雪,渭水处处流澌。
《忆长安·正月》
忆长安,正月时,
和风喜气相随。
献寿彤庭万国,
烧灯青玉五枝。
终南往往残雪,
渭水处处流澌。
中文译文:
怀念长安,正月时光,
和风中弥漫着喜庆的气息。
国家臣民齐聚在宫廷,
燃起青玉制成的五支灯。
终年积雪的终南山,
渭水依旧汹涌流淌。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谢良辅所作,通过回忆唐朝长安的正月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繁荣盛世的怀念之情。
首先,诗人回忆起长安城的正月景象,描述了和风吹拂下喜庆气氛的蔓延。长安作为当时的都城,每逢正月,都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而这里的和风则象征着吉祥如意。
接着,诗人提到在彤庭(指帝王的宫殿)上举行了献寿仪式,代表万国来朝向皇帝献上寿礼。这一景象彰显了唐朝的国力强盛和统治的广泛影响。
然后,诗人描绘了青玉制成的五支灯,这些灯燃起时散发出明亮的光芒。青玉象征着高贵和纯洁,这些灯的点燃也象征着国家的繁荣昌盛。
最后两句,诗人通过描绘终南山的残雪和渭水的波澜壮阔,展示了自然景观的美丽和壮丽。终南山被积雪覆盖,犹如白色绒毯,而渭水则波涛汹涌,流淌不息,这些景象衬托出长安城的繁荣景象。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唐朝长安城的正月景象,通过描述城市的喜庆氛围、盛大的献寿仪式以及自然景观的壮丽,表达了诗人对唐朝时期的怀念和对繁荣盛世的向往之情。同时,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相互映衬,增强了整首诗的艺术感。
负郭太幽深,结茅容易得。虽无桃李园,石老松柏直。山北雨后苍,山南霁云白。荷锄课诸儿,陆续蔬甲拆。
雪花一尺江南北。薪尽炊无粟。老仙活国拭刀圭。十万人家生意、与春回。天公一笑酬阴德。赐与长生籍。今朝雪霁寿尊前。看我双亲都是、地行仙。
飞雪带春风,裴回乱绕空。君看似花处,偏在洛阳东。
菊之澹兮北门之秋,菊之靖兮栗里之丘。菊之逸兮审夫去留,老余圃兮海之陬。饮菊泉兮谷之洲,征斯人兮吾谁与俦?
洗涤膏粱习,熟熏班马香。吹竽多炫鬻,韫玉独深藏。不作山中相,应为地下郎。一夔家有子,虽没未云亡。
重岩抱危石,幽涧曳轻云。绕镇仙衣动,飘蓬羽盖分。锦色连花静,苔光带叶熏。讵知吴会影,长抱穀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