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至再三惜,恨不长百尺。
要夏结清阴,荫我醉眠石。
《以昌黎验长常携尺为韵赋笋五首》是宋代舒邦佐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一再地珍惜,恨不能长长百尺。
渴望夏季结满清凉的阴影,为我提供遮蔽,让我陶醉地躺在石头上。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清凉遮阴之物的渴望和珍惜之情。作者希望夏季能有清凉的地方,提供遮蔽和凉爽的环境,使他能够安逸地休息。他渴望长长的阴凉之处,以便在那里陶醉和放松。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自然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清凉阴影的向往和珍视。诗中的“我至再三惜,恨不长百尺”表达了作者对阴凉之地的珍惜之情,希望可以有更多的遮蔽之处。这种渴望和珍惜的情感通过与自然环境的对比得以彰显,夏季的炎热与作者内心的渴望形成鲜明的对比。
诗中提到的“结清阴,荫我醉眠石”描绘了作者在炎热的夏季渴望能够找到一处清凉的地方,让他可以在那里悠闲地休息。这种对清凉的向往和愿望,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对舒适环境的追求。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质朴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清凉阴影的渴望和珍视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适宜环境的向往和追求。这种对自然环境的渴望和追求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常常出现,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舒适生活的向往。
中草药夜怀归梦趁虚,柰无黄耳寄家书。高人不问闭门后,征士应思遣戍初。压栋排檐能拉朽,穿帘入隙解乘疎。遥知山谷皆封路,食绝肠饥有怒狙。
匹马南来渡浙河,汴城宫阙远嵯峨。中兴诸将谁降敌,负国奸臣主议和。黄叶古祠寒雨积,清山荒冢白云多。如何一别朱仙镇,不见将军奏凯歌。
阴森万木晓苍茫,路转山腰问草堂。池涌慢波萍叶散,窗涵细雨橘花香。读书程度输年少,中酒心情厌日长。公子飘飘才思阔,何妨高咏伴沧浪。
秋风夜渡河,吹却雁门桑。遥见胡地猎,鞴马宿严霜。五道分兵去,孤军百战场。功多翻下狱,士卒但心伤。
二仲相从共此遨,濛濛花气袭征袍。几家绿暗藏深坞,一径红芳落野桃。春色暗随流水去,客怀空逐暮云高。临溪忽动秦源兴,应叹浮生何太劳。
家山四年别,梅萼忽横枝。久拟投倦翼,还成效雌羁。初之一毫补,谩素五十炊。所就竟何事,敢言厌拘縻。吏民笑已满,虽勤欲奚为。答以事不然,吾心异群儿。矻矻不能闲,任汝了事讥。吾道日已长,天运无穷期。常恐业未富,无以答明时。归将闭门坐,谨学毋自期。刻心事仁勇,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