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役诚斋》

省斋去国艮斋老,不独宣尼叹乏才。
试数诸公有名者,庐陵那得两诚斋。

作者介绍

刘过(一一五四~一二○六),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人。多次应举不第,终生未仕。刘过是抗金志士,曾上书朝廷提出恢復中原方略,未被采纳。漂泊江淮间,与主张抗战的诗人陆游、陈亮、辛弃疾等多有唱和。晚年定居崑山。宁宗开禧二年卒,年五十三(明陈谔《题刘龙洲易莲峰二公墓》)。有《龙洲道人集》十五卷。事见元殷奎《復刘改之先生墓事状》、杨维桢《宋龙洲先生刘公墓表》、明万历《崑山志》卷三。 刘过诗,以原八千卷楼藏明嘉靖刊《龙洲道人诗集》(十卷)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龙洲集》(简称四库本)、《江湖小集》(简称江湖集),汲古阁影宋抄本《宋群贤六十家小集·龙洲道人集》(简称六十家集)文字与《江湖小集》基本相似,酌予出校。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役诚斋》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刘过。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离开故乡、远离知交的感慨和思念之情。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役诚斋》的中文译文:

役斋离去故乡老,
不仅宣尼叹才无。
试数群公享盛名,
庐陵何处有二斋。

《役诚斋》的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作者自号“役诚斋”为题,表达了作者刘过离开故乡、离开亲友的感慨之情。诗中提到了他离开的斋室和老家,表达了作者的离愁别绪。

首句“役斋离去故乡老”,表明作者离开了自己的家乡和斋室。斋室是学者读书写字的地方,也是他们修养身心的地方。这里的“离去故乡老”暗示着作者离开了家乡,离开了他熟悉的环境和人情,进入了一个陌生的地方。

接下来的两句“不仅宣尼叹才无,试数群公享盛名”,在表达作者的孤寂之余,也显露出他对那些享有盛名的文人的羡慕之情。宣尼是指孔子,他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圣人之一。作者以自谦的态度表达了自己的无才之感,同时也揭示了对那些有名望的文人的敬仰之情。

最后一句“庐陵何处有二斋”,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庐陵是刘过的故乡,他在远离的地方没有找到与故乡相似的斋室,暗示着作者对故乡的怀念和对家乡文化的珍视。

整首诗以简洁、凝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离乡背井、思乡之情。通过对离别、孤寂和思念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对故乡的眷恋。这首诗词通过抒发个人情感,既表达了作者自身的体验,又切中读者的情感共鸣,使人们能够体味到离乡背井的苦楚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 《寿傅守》

    桃花彩绶俨仙衣,宝带垂金腹十围。五马人生真可贵,更欣桑梓共分辉。

  • 《贺崔大夫崔正字》

    内举无惭古所难,燕台遥想拂尘冠。登龙有路水不峻,一雁背飞天正寒。别夜酒馀红烛短,映山帆满碧霞残。谢公楼下潺湲响,离恨诗情添几般。

  • 《净发吴生》

    适意我云水,寻幽访所知。曾於竺峰下,会见宝溪时。巧理数茎发,清分两点眉。忽忘心手处,何谓不如斯。

  • 《黄牛山》

    招提万山底,古屋蔽烟霞。密竹先秋意,长藤过夏花。繁阴沉雨脚,清响漱云牙。老衲眉如雪,相逢话作家。

  • 《念奴娇》

    江城春晚,正海棠临水,嫣然幽独。秀色天姿真富贵,何必金盘华屋。月下无人,雨中有泪,绝艳仍清淑。丰肌得酒,嫩红微透轻縠。晓日雾霭林深,佳人春睡思,朦胧初足。笑出疏篱,端可厌,桃李漫山粗俗。衔子飞来,鸿鹄何在,千里移西蜀。明朝酒醒,乱红那忍轻触。

  • 《赠梅山顾先生》

    钱塘诗老顾梅山,乡校孤吟乐一箪。修翼分某栖宿下,短章功到寂寥间。呕心长吉奚奴锦,染指昌黎白玉丹。好句真能换凡骨,觉君春色上苍颜。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