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树遶伊川,人行乱石间,寒云依晚日,白鸟向青山。
路转香林出,僧归野渡闲。
岩阿谁可访,兴尽复空还。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又号六一居士,卢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景祐元年(一○三四),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责谏官高若讷,降爲峡州夷陵令。四年,移干德令。宝元二年(一○三九),迁武成军判官。康定元年(一○四○),復馆阁校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四年,爲河北都转运使。五年,庆历新政失败,因力爲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韩琦、杜衍等申辩,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至和元年(一○五四),权知开封府。五年,拜枢密副使。六年,进参知政事。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罢爲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知亳州。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徙知青州,因反对青苗法,再徙蔡州。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病逝颍州汝阴,年六十六。謚文忠。有《欧阳文忠公集》。又撰有《新唐书》、《新五代史》等。《宋史》卷三一九有传。宋胡柯编有《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欧阳修诗,以《四部丛刊》影元本《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爲底本。参校宋庆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卷六缺,简称周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本(存《居士集》五十卷,有校,简称宋刻、宋刻校,藏北京图书馆)及明正统刻《居士集》(有元曾鲁考异,简称曾本、曾本校)。底本繫年原注目录下,今移至正文题下。底本孙谦益等所作校记,除删去少数异体字校外,皆予保留;卷末所附考证及续添校记,亦以续校名义补入正文。另辑得集外诗句,附于卷末。
《伊川独游》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绿树环绕着伊川,人们在乱石间行走,寒云依偎在晚霞上,白鸟飞向青山。路转过香林,僧人回到野渡,闲逛。在岩石之间,有谁可以拜访?兴致尽头,又空空归还。
这首诗词以伊川为背景,描绘了作者独自游走在山水之间的情景。通过描写绿树、乱石、寒云、晚霞、白鸟、青山等景物,展现了自然的美丽和宁静。诗中的路转香林、僧归野渡闲,表达了作者追求自由自在、远离尘嚣的心境。而最后两句“岩阿谁可访,兴尽复空还”,则表达了作者在游览过程中的感慨,即虽然在旅途中有所期待,但最终发现一切都是空虚的。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它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绘细腻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宁静和追求真理的向往。整首诗词给人以宁静、淡泊的感觉,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士人生哲学的一面。
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
流水孤村,荒城古道。槎牙老木乌鸢噪。夕阳倒影射疏林,江边一带芙蓉老。风暝寒烟,天低衰草,登楼望极群峰小。欲将归信问行人,青山尽处行人少。
话别几年一月留,离歌还起楚江楼。往来笑了蚁旋磨,得失顾予鱼中钩。雍具且侯真戏事,冯唐已老盍归休。凭君为扫筠庄榻,要着南来新白头。
老子犹龙不可亲,庄周与蝶孰为真。补还石鼎吟边句,飞作临皋梦里人。
濯水锦窠艳,颓云仙髻繁。全欹碧槲叶,独占紫球栏。谁谓萼华极,芳心多隐桓。
吾师既续惠休才,况值高秋万象开。吟处远峰横落照,定中黄叶下青苔。双林不见金兰久,丹楚空翻组绣来。闻说近郊寒尚绿,登临应待一追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