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夷狄之孝十首·若鞮单于》

汉语杂胡语,堪嗤莽太愚。
安知若鞮字,已是孝单于。

作者介绍

林同(?~一二七六),字子真,号空斋处士,福清(今属福建)人。以廕授官,弃不仕。恭帝德祐二年,元兵破福清,被执,不屈死。有《孝诗》一卷,刘克庄爲之序(《后村大全集》卷九六)。元《昭忠录》有传。《宋史》卷四五二《忠义传》事迹不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六四已作辨正。 林同诗,以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爲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编爲一卷。

作品评述

《夷狄之孝十首·若鞮单于》是宋代作家林同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用汉语杂着胡语,可嘲笑蒙昧无知的夷狄。
谁能知道“若鞮”这个字,已成为孝顺的单于。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夷狄部落的单于(即部落首领)表现出了孝顺的品质。诗人以夷狄部落的语言表达出了夷狄的无知和愚昧,但在这个部落中也存在着一个孝顺的单于,他在自己有限的认知和文化背景下,仍然尽力去表达孝顺之心。

赏析:
这首诗词着重表现了文化差异和相对性的观点。夷狄的语言被形容为汉语杂着胡语,突显了夷狄文化与汉文化之间的差异。然而,诗人通过描述孝顺的单于,展示了孝道作为一种普世价值的存在。尽管孝顺的表达方式在文化之间可能有所不同,但孝顺的精神却是跨文化的。

这首诗词在宋代文学中具有一定的特色。它通过对夷狄文化和孝道的对比,展现了文化的多样性和普世价值的存在。这种视角超越了地域和民族的界限,表达了诗人对人性的关怀和思考。通过这首诗词,我们可以思考并珍视不同文化中共通的价值观,以及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的相互交流与共融。

  • 《题周丞相寿沙字》

    台星八轸照三湘,申画南云作寿乡。太始以来山色在,北流无尽长声长。曾开星极颁诸福,亲把鸿钧转八荒。却倚虚栏看平楚,野潢闲受济川航。

  • 《重过华下》

    昔辞莲幕去,三十四炎凉。旧物三峰雪,新悲一镊霜。云低秦野阔,木落渭川长。欲问当时事,无人独叹伤。

  • 《家语引逸诗》

    皇皇上天。其命不忒。天之以善。心报其德。

  • 《春日有感三首》

    情知老却流莺了,争奈狂如蛱蝶可。尚有紫薇红药在,佳人休唱怨春歌。

  • 《自君之出矣(一作贾冯吉诗)》

    自君之出矣,红颜转憔悴。思君如明烛,煎心且衔泪。自君之出矣,明镜罢红妆。思君如夜烛,煎泪几千行。

  • 《击磐老人》

    双峰褐衣久,一磐白眉长。谁识野人意,徒看春草芳。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