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久如渴,三冬一向晴。
时无腊雪下,夜有瑞雷鸣。
休咎占天意,悲欢见物情。
山禽何所感,烂熳作春声。
诗词:《一冬无雨雪而有雷》
万物久如渴,
三冬一向晴。
时无腊雪下,
夜有瑞雷鸣。
休咎占天意,
悲欢见物情。
山禽何所感,
烂熳作春声。
中文译文:
万物长期渴望,
经历了三个冬天的晴朗。
时光中没有腊月的雪,
夜晚却有祥瑞的雷声响起。
休咎推测天意,
悲欢皆由物象所见。
山中的禽鸟感受到了什么,
发出繁茂的春天之声。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作家戴复古创作的作品。诗人通过描绘一冬无雨雪而有雷的景象,抒发了对自然界变化和人生境遇的感慨和思考。
诗的开头表达了万物长期渴望雨水的心情,用“久如渴”一词形容了大地干旱的状态,进一步强调了雨水的重要性。接着,诗人描述了三个冬天都晴朗无雪的情景,这种罕见的现象凸显了时光的无常和变化。
然而,虽然没有腊月的雪,夜晚却有祥瑞的雷声响起。这里的雷声被赋予了吉祥的意义,显示出诗人对自然界奇妙现象的敏感和对神秘力量的敬畏。
在接下来的两句中,诗人提到了“休咎占天意,悲欢见物情”,表达了对人生起伏和命运变化的思考。休咎是一种古代占卜方法,诗人借用这个词意味着他试图通过观察自然现象来猜测天意和人生的吉凶祸福。悲欢皆由物象所见,说明人们的情感和体验都来源于周围的事物和环境。
最后两句“山禽何所感,烂熳作春声”,描绘了山中禽鸟的反应。它们对于时节的变化和雷声的出现感到奇特和惊喜,发出了春天的声音。这表达了自然界的生机盎然和万物复苏的喜悦,也暗示了希望和新的开始。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抒发了对时间流转、命运变化和自然界生生不息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意义和自然界奥秘的思考和领悟。
先来客路足伤悲。那更话别离。玉骢也解,知人欲去,骧首频嘶。马蹄动是三千里,后会莫相违。切须更把,丁香珍重,待我重期。
今朝结却布袋口,明眼衲僧莫乱走。心行灭处解翻身,喷嚏也成师子吼。旃檀林,任驰骤。剔起眉毛顶上生,剜肉成疮露家丑。
正觉江边寺,风烟罨画然。庭罗合抱树,门泊钓鱼船。暮雨凉初过,中秋月正圆。无人来共赏,独自占江天。
缺月挂檐牙。
我生头发未燥时,花间已歌花翁诗。我发既长今渐白,犹见花翁好颜色。举酒祝翁寿百年,我为诗孙戏翁边。
仙跸九成台,香筵万寿杯。一旬初降雨,二月早闻雷。叶向朝隮密,花含宿润开。幸承天泽豫,无使日光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