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累已偿俗尽,老身将伴僧居。
未许季鹰高洁,秋风直为鲈鱼。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忆江南寄纯如五首》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忆江南寄纯如五首
弱累已偿俗尽,
老身将伴僧居。
未许季鹰高洁,
秋风直为鲈鱼。
译文:
回忆江南寄给纯如的五首诗
柔弱的责任已经尽头,
年老的我将与僧人一起居住。
还未能像季鹰那样高洁,
秋风直接成了鲈鱼的躯体。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苏轼对江南的怀念和对自己生命的反思。苏轼在忆起江南时感到自己的责任已经履行完毕,他已经不再年轻,即将与僧人一起安度晚年。诗中提到的"季鹰"指的是传说中的鸟类,象征高洁和崇高的品质。而"秋风直为鲈鱼"则表达了苏轼对自己的无奈和自嘲,意味着他已经难以脱离尘世的纷扰,无法达到高尚的境界。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苏轼对江南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的"弱累已偿俗尽"表达了苏轼对现实世俗的厌倦和疲惫,他渴望寻找内心的宁静和高尚。"老身将伴僧居"展现了苏轼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够与僧人一同过上宁静的晚年生活。
诗中的对比手法也很巧妙,将自己与"季鹰"相对照,凸显了自己的平凡和无奈。"秋风直为鲈鱼"的形象描绘了作者无法摆脱尘世的现实,无法达到自己所追求的高洁和纯粹的境地。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苏轼对江南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示了他独特的情感和对境遇的理解。诗中的意境清新,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不贪燕寝日凝香,只要归休深处藏。大火已流秋尚暑,商飚微动夜初凉。身縻官事老不止,心著家山梦更长。颇羡浙东新使者,如今衣锦更还乡。
雨露低苹沼,芝兰上桂林。鱼轩帘蹙绣,鸾纸诰涂金。死者夫何恨,归欤乃宿心。不偕君子老,愁绝白头吟。
去远即相忘,归近不可忍。儿女已在眼,眉目略不省。喜极不得语,泪尽方一唒。了知不是梦,忽忽心未稳。
青旗彩胜又迎春。暖律应祥云。金盘内家生菜,宫院遍承恩。时节好,管弦新。度升平。惠风迟日,柳眼梅心,任醉芳尊。
向国心存了了身,大方无外且同尘。江城早晚重相见,解笑宗雷十八人。
我之居,元在野,平生惯识牛羊者。今见蒲江出此图,半日不如渠是画。一犍当前转头立,一犍度浦毛犹湿。中有一苍骑以牧,{羊古}羜相随数十足。殿后两枚黄觳觫,分明如活下前坡。路转南山春草多,耳根只欠牧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