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忆旧山》

谁请衰羸住北州,七年魂梦旧山丘。
心清槛底潇湘月,骨冷禅中太华秋。
高节未闻驯虎豹,片言何以傲王侯。
应须脱洒孤峰去,始是分明个剃头。

作者介绍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復栖衡岳东林。后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为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復栖衡岳东林。后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为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作品评述

译文:

谁请我这个衰老的人住在北州,
七年来我的灵魂梦见旧山丘。
心清如槛底的湘江明月,
骨头冷得像是太华山秋天。

高尚的品德未能驯服虎豹,
片言之间又何以自傲于王侯。
或许应该离开孤峰的环境,
才开始明白剃光头的真谛。

诗意和赏析:

《忆旧山》是唐代诗人齐己所作的一首诗。诗人通过回忆自己在北州的生活,表达了对旧山的怀念之情。诗人在北州生活了七年,但他的心灵始终跟着思念旧山。诗中通过描绘槛底的潇湘月和禅中的太华秋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深情和对故土的眷恋。

诗中还表达了诗人高尚的品德和傲慢的态度。诗人说自己虽然高尚,却无法驯服凶猛的虎豹,只能在片言之间展现自己的傲气。这可以理解为诗人对当时社会领袖的不满,表示个人高尚品德无法在权势之下得到应有的尊重。

最后两句“应须脱洒孤峰去,始是分明个剃头”则表达了诗人觉得自己应该脱离孤峰的环境,去追寻一种更真实、更清晰的生活方式,这也可理解为对权势文化的一种抵制和解脱。

整首诗以自然山水为背景,反映了诗人的人生哲思和社会意识,充满了豪放和反叛的情感。诗中的景物描写凄美而凄凉,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追求真实的不安。这首诗充满了对故乡的思恋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给人以深远的思考和感悟。

  • 《病中止酒》

    平生万事轻,惟以酒自娱。当其爱酒时,一日不可无。老来因属疾,不饮五月余。客饮我不羡,而况逢麴车。见杯不思斟,见樽不思酤。终日但清坐,此心长泊如。只悟世人情,逐物非一途。仕者嫮貂蝉,货者珍金珠。赐泰嗤原贫,由勇诮孔迂。何物其乐忧,何人定巧愚。病後得反身,旷然

  • 《癸巳七月送姚廉访移司金陵二首》

    十载孤怀郁不开,二年谈麈得重陪。亦知久聚难为别,纵复相逢有此回。野老共遮骢马路,仙翁合管凤凰台。慈湖相见如相问,已约钟山探早梅。

  • 《浣溪沙(五之四)》

    脚上鞋儿四寸罗。唇边朱粉一樱多。见人无语但回波。料得有心怜宋玉,只应无奈楚襄何。今生有分共伊麽。

  • 《赠微上人》

    禅门来往翠微间,万里千峰在剡山。何时共到天台里,身与浮云处处闲。

  • 《郡斋独酌(黄州作)》

    前年鬓生雪,今年须带霜。时节序鳞次,古今同雁行。甘英穷西海,四万到洛阳。东南我所见,北可计幽荒。中画一万国,角角棋布方。地顽压不穴,天迥老不僵。屈指百万世,过如霹雳忙。人生落其内,何者为彭殇?促束自系缚,儒衣宽且长。旗亭雪中过,敢问当垆娘。我爱李侍中,标标

  • 《读白氏长庆集》

    每读乐天诗,一读一回好。少时不知爱,知爱今已老。初哦殊驩欣,熟味忽烦恼。多方遣外累,半已动中抱。事去何必追,心净不须扫。追叹欲扫愁,自遣还自扰。不如卷此诗,唤酒一醉倒。狂歌謪仙词,三杯通大道。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