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有不近名,贤有不践迹。
百年如飘风,谁作远行客。
所要在持久,以道自消息。
吾师岂欺我,白首方学易。
戴表元(一二四四~一三一○),字帅初,又字曾伯,号剡源先生,又称质野翁、充安老人,奉化(今属浙江)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入太学,七年第进士,授建康府教授。恭帝德祐元年(一二七五),迁临安府教授,不就。元兵陷浙,避乱他郡,兵定返鄞,以授徒、卖文自给。元成宗大德八年(一三○四),以荐爲信州教授,秩满改婺州,以疾辞。武宗至大三年卒,年六十七。有《剡源文集》三十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本集自序、《清容居士集》卷二八《戴先生墓志铭》。 戴表元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万历九年刊《戴先生文集》爲底本。校以明刻六卷本《剡源先生文集》(简称明刻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以空飞本无迹韵为五诗往扣广微张公》是宋代诗人戴表元的作品。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智慧和贤德的思考,以及对追求道德和学问的决心。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智慧非常高深,无法被名声所接近,
贤德非常卓越,无法被行迹所践踏。
百年匆匆如飘风,谁会成为远行的客人?
我们追求的是持久之道,以道德自我修养。
我的老师岂会欺骗我?我直到年老才开始学习易经。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探讨了智慧和贤德的本质,并表达了对道德修养和学问追求的决心。诗人认为,真正的智慧是超越名声和外在表现的,它是一种内在的品质,无法被世俗的评判所限制。同样地,贤德也不是简单的行迹和外在的表现,而是一种内在的德行和高尚的品质。
诗中的"百年如飘风"表达了生命的短暂和转瞬即逝,暗示人生的匆忙和不稳定。"远行客"则象征着在追求智慧和道德的道路上,我们都是孤独的旅者,需要不懈的努力和奋斗。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老师的敬意和感激之情。他坚信自己的老师不会欺骗他,才使他在年老之时才开始学习易经。这表明了作者对学问的坚持和追求,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师长的尊重和敬仰。
这首诗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对智慧和贤德的思考,以及对道德修养和学问追求的决心。它呈现了一种深邃的哲学意味,引发人们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