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佚老堂二首》

洛中九老后,林下一人高。
此去自当佚,向来诚独劳。
东湖归践履,南浦荐风骚。
尚念匈奴在,家山未可褒。

作者介绍

王阮(?~一二○八),字南卿,德安(今属江西)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都昌主簿,移永州教授。淳熙六年(一一七九),知新昌县(本集《和渊明归去来辞》序)。光宗绍熙中知濠州,改知抚州。宁宗庆元初韩侂胄当政,闻其名,特命入奏,遣客诱以美官,王对毕即出关,侂胄怒,批旨予奉祠,于是归隠庐山。嘉定元年卒。有《义丰文集》一卷。《宋史》卷三九五、明嘉靖《九江府志》卷一三有传。 王阮诗,以宋淳祐三年王旦刻《义丰文集》(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酌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又辑得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佚老堂二首》是宋代王阮创作的两首诗词。下面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佚老堂二首》

洛中九老后,林下一人高。
此去自当佚,向来诚独劳。
东湖归践履,南浦荐风骚。
尚念匈奴在,家山未可褒。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孤独、辛劳的文人形象。他身处洛阳,九位老者已经离世,而他独自一人高居于林间。他自觉离群索居,一直以来都在默默辛劳。他游历东湖,踏上湖畔的足迹,以此展示自己的才情。他仍然思念匈奴的存在,但他的家乡并未给予他应有的赏识和荣耀。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笔触,描述了一个清贫而忠于自我的文人形象。作者通过对比洛阳的九位老者和林下孤高者的情景,突出了主人公的孤独和独立精神。他不慕虚荣,宁愿自己佚居于世,专心致志于创作。他游历东湖,展示自己的才华和风采,但仍然念念不忘匈奴的存在,表达了对祖国和家乡的思念之情。整首诗词情感深沉而含蓄,透露出作者内心的坚韧和对文学创作的执着追求。

这首诗词颂扬了一种孤高自远的境界,表达了作者对于文学创作的热爱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同时,它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一种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即追求内心的独立与自由,不受世俗荣辱的干扰,坚守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 《送何水部蒙出牧袁州》

    白首名郎有几人,双旌昼锦不如君。楚江萍暖烘朝日,玉女衣轻挂晓云。极浦仙舟烟澹澹,高秘郡阁叶纷纷。政成更与他州别,从古宜阳重艺文。

  • 《颂证道歌·证道歌》

    佛性戒珠心地印,淫坊酒肆光迥迥。宝寿见他打一拳,从斯脱却劳生病。

  • 《醉落魄》

    鸾孤凤支。而今怎忍轻抛掷。知他别后谁怜惜。一味凄惶,辜负我思忆。云山万叠烟波急。短书频寄征鸿翼。相逢后会知何日。去也奴哥,千万好将息。

  • 《三月四日即景》

    忽忽春将暮,俄过三月三。草谁怜益母,花自媚宜男。乍到寻巢燕,初眠上箔蚕。新茶与稚笋,乡味忆江南。

  • 《喜幼文北归》

    风尘万里损光辉,旧面相逢却讶非。在路定留经处咏,还家犹着去时衣。久留远土虫蛇杂,忽解高罗燕鹄飞。尚念梁园三二客,与君同去不同归。

  • 《桃胶香鬟歌》

    深闺美人春睡起,侧倚银台注秋水。鬅松两鬓雾半垂,欲下犀梳不能理。春云暖雨桃胶香,调兰抹麝试新妆。岂无膏沐污颜色,思此佳人日断肠。君不见望仙结绮螺千斛,隋家但写双蛾绿。白发宫人奈老何,转头依旧庭花曲。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