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险仍遭雨,人疲又绝粮。
山花空的历,我马自玄黄。
草屋家家破,秋田处处伤。
昔年羁宦者,青史著欧阳。
《夷陵山行至九湾绝粮》是明代张邦奇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夷陵山行至九湾绝粮,
路险仍遭雨,人疲又绝粮。
山花空的历,我马自玄黄。
草屋家家破,秋田处处伤。
昔年羁宦者,青史著欧阳。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张邦奇在夷陵山行至九湾时的艰难情境。他面临着崎岖险恶的山路,不仅遭遇了连绵的雨水,还遭受了食物的枯竭。山花虽然依然盛开,但诗人的坐骑却变得憔悴黯淡。乡间的草屋家家破败,秋田处处受到伤害。诗中提到了昔年的羁绊和辛苦的历程,表达了对历史上的羁绊者的敬佩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作者在夷陵山行的艰难境遇,表达了对历史上经历困苦的羁绊者的敬佩之情。诗中的山路险恶、连绵的雨水以及缺乏粮食的困境,生动地展示了作者所面临的挑战和困难。草屋破败、秋田受伤则反映了时代的动荡和社会的困苦。通过这些描写,诗人张邦奇表达了对那些历史上曾经历过类似困境的人们的钦佩和敬意,他们在艰难中坚持不懈,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历史。
此外,诗中的"山花空的历"和"我马自玄黄"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彷徨。山花虽然依然开放,但历经风雨的它已经失去了昔日的绚烂,这与诗人此刻的心境相呼应。"我马自玄黄"则揭示了诗人的坐骑已经疲惫不堪,这种状况进一步突显了作者在艰难环境中的孤立和无助。
总之,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作者在夷陵山行中的困境和内心境遇,表达了对历史上曾经历过类似困境的人们的敬佩之情。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经历的描写,展示了作者的感受和内心状况,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在艰难环境中的坚持和无奈。
宝洞然香罢,山堂问话中。日将秋共淡,心与境浑空。弹指看浮世,披襟纳远风。因知宴坐者,白首乐无穷。
澄江杳杳映千峰,坐夏岩房一望中。昼讲疏钟清度越,夜吟残月冷垂空。扫轩静避阶稜藓,销暑闲当竹罅风。顾我相怀未能去,水边斜日照梧桐。
新凉时节城南住。灯火诵鲁国尼父。到秋来宋玉生悲,不赋高唐云雨。一声声只在芭蕉,断送别离人去。甚河桥柳树全疏,恨正在长亭短处。
同居一坞中,只隔水西东。林近书灯露,溪回酒舫通。放凫长合队,移竹每分丛。只恐君征起,难期作两翁。
一路机先滑似苔,葛藤窠里出头来。等闲击著火星迸,堆得大唐人眼开。
世间无物可罗笼,独立嵯峨万仞峰。忽若有人猛推落,腾身云外不留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