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种传来直到今,读书几似孝标淫。
欲君终就九经库,与子平分一片心。
更向漆园穷妙旨,何殊清庙奏遗音。
中郎书籍付王粲,想得知余此意深。
楼钥(一一三七~一二一三),字大防,旧字启伯,自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温州教授。干道五年(一○六九),以书状官随舅汪大猷使全。累官知温州。光宗朝,召爲考功郎,改国子司业,累迁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给事中。宁宗受禅,迁吏部尚书,因忤韩侂胄,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寻知婺州,移宁国府,仍夺职致仕。侘胄诛,起爲翰林学士,累迁签书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嘉定六年卒,年七十七。赠少师,謚宣献。有《攻媿集》一百二十卷、《范文正公年谱》等。事见《絜斋集》卷一一《资政殿大学士赠少师楼公行状》,《宋史》卷三九五有传。 楼钥诗,以南宋四明楼氏家刻本《攻媿集》(藏北京大学图书馆)爲底本。底本残缺部分,据武英殿聚珍版《四库全书》本补足(其中五至七卷,武英殿本分爲四卷,仍改按底本目录爲序)。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以六经左氏传庄子遗伯中第有诗来谢次韵》
楼钥的这首诗表达了对于学习、传承经典文化的重视和感激之情。诗中以庄子和左丘明的经典著作为背景,表达了对读书学习的孝心和对知识的渴望。
这首诗的中文译文如下:
书种传来直到今,
读书几似孝标淫。
欲君终就九经库,
与子平分一片心。
更向漆园穷妙旨,
何殊清庙奏遗音。
中郎书籍付王粲,
想得知余此意深。
这首诗的诗意是在强调学习和传承经典文化的重要性。诗人通过提到《左传》和庄子的著作,表达了这些经典著作传承至今的珍贵价值。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读书学习的热爱,将读书比作对父母的孝敬,强调了知识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诗中还提到了希望能够与同样热爱学习的人共同探索九经的内容,意味着与他人分享学习的心得和体会。诗人通过提到漆园,也表达了对于深入探索经典文化内涵的渴望,将这种探索比作在清净的庙宇奏出遗音,显示出对于学问的敬重和虔诚。
最后两句提到中郎书籍付给了王粲,暗示了诗人希望自己的这首诗能够被理解和赏识,传达出诗人对于自己的意图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于学习和传承经典文化的热爱和追求,通过与庄子和左丘明的著作相联系,强调了知识的珍贵和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寓意深远的语句,营造出一种庄重而充满敬意的氛围,让读者感受到对于学问的虔诚和对于传统文化的敬重。
光阴倾与篆烟消,十八年华似昨朝。久负君恩惭老大,已衰心力叹飘萧。官闲自可从乡饮,情至因忘对客谣。一笑春红真漫耳,傍人已道色全饶。
空山雪片大如盘,有客远在孤馆眠。翰林喝马不到地,白帝叱驭亲行鞭。疾驱滕六笞飞廉,六花急舞狂且颠。玉皇香案口读宣,深衣大带依然仙。东里先生履欲穿,湿透布袜枵囊缠。高谈雄辩炉亭边,不有义意谁肯前。阳羡山中春信传,两骖已发垂虹鞭。诸君急棹山阴船,子猷逸兴今翻然。
潞公曩自蜀遄归,约仅逾年秉政机。当日燕毛谁与并,后来接踵未应稀。从星元合陪天柱,戴气宁当远日畿。会看传宣燕私第,赐香成雾彩成围。
绿篠欹墙叶叶声,夜凉风细露华清。飘零何幸逢公子,邂逅相看不世情。拟向伯伦求酒颂,不知东野解诗鸣。三峰峰下文章伯,应忆当年阮步兵。
将何写幽意,有此古桐声。为问好弹处,谁来听蟹行。
缆解鸥飞处,船移柳影中。林户桃李月,浦溆蕙兰风。酒浅能无醉,歌长惜有终。赋诗聊泚笔,寓意未须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