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帐如云处。
高不知重数。
夜深银烛泪成行,算都把、心期付。
莫待燕飞泥污。
问花花诉。
不知花定有情无,似却怕、新词妒。
辛弃疾(一一四○~一二○七),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齐州歷城(今山东济南)人。钦宗靖康末中原沦陷,弃疾于青年时即率衆抗金。高宗绍兴三十一年(一一六一),投忠义军耿京部,爲掌书记。三十二年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弃疾还海州,约忠义军人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改差签判江阴军。孝宗干道四年(一一六八)通判建康府。歷知滁州,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知潭州兼湖南安抚。后于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爲言者论罢。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未几又爲言者论罢。宁宗嘉泰三年(一二○三),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召赴行在奏事,未受命卒。辛弃疾以词着称,是豪放派词风的代表,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词》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启泰辑有《稼轩集抄存》,近人邓广铭增辑爲《辛稼轩诗文抄存》。《宋史》卷四○一有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 辛稼轩诗,以《辛稼轩诗文抄存》爲底本,酌校原材料出处。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卷。
《一落索(信守王道夫席上和赵达夫赋金林檎韵)》是宋代文学家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锦帐如云处。
高不知重数。
夜深银烛泪成行,
算都把、心期付。
莫待燕飞泥污。
问花花诉。
不知花定有情无,
似却怕、新词妒。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意境优美的场景,锦帐如云,高不知重数,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王道的信守。夜深时,银烛下的诗人泪水连成一行,表达了他内心的悲伤和思念之情。诗人将自己的心愿寄托在算盘上,表示他对心中的期望和追求。他呼唤花儿,向花儿倾诉,却不知花儿是否有情意,似乎害怕新词的嫉妒。
赏析:
这首诗词运用了精美的意象描写和巧妙的表达方式,展现了辛弃疾独特的情感和思考。首先,锦帐如云的描绘给人以华丽、奢华的感觉,凸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接着,夜深时银烛泪成行的形象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悲伤和思念之情,给人以深刻的感受。诗人将自己的心愿寄托在算盘上,表达了他对王道的坚守和追求,展示了他对理想的执着和追求。
最后几句诗中,诗人唤起花儿并向花儿倾诉,表达了他对美好爱情的渴望和追求。然而,诗人对花儿是否有情意感到困惑,似乎害怕新词的嫉妒。这些描写既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又流露出他内心的焦虑和矛盾,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总体而言,《一落索》以其华丽的意象描写、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深刻的情感展示了辛弃疾独特的情感世界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炎官伞照涛江红,五月献果明光宫。越人一枝古所重,蜀无他杨谱则同。玄珠更将赤水浴,流火呈祥复王屋。不伴长安黑弹丸,杀吏惊人寒起粟。新诗字字含芳鲜,大书遗我敦同年。请君速访天竺老,食白追继仇池仙。
为客清霜重,归来夏木苍。鸡鹅惊甚大,童稚觉微长。花絮今无迹,园林未肯荒。青梅应可摘,腊摘要开尝。
楼台山半腹,又此一经行。树隔夫差苑,溪连勾践城。上坡松径涩,深坐石池清。况是西峰顶,凄凉故国情。
瘦颜颧骨见,满面雪毫垂。坐石鸟疑死,出门人谓痴。照身潭入楚,浸影桧生隋。太白曾经夏,清风凉四肢。
家家山色对春湖,日日春风听鹧鸪。门前杨柳藏鱼市,屋上梅花当地租。
急流方了又高冈,日永周旋未觉忙。壁上字多知店老,岭边松茂喜车凉。丛丛乱篠承欹石,帖帖新荷峦小塘。湆澹恶滩应笑我,为虞鱼腹犯羊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