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乙卯宿清泉寺》

税舆陟高冈,却立倚天壁。
就舆乱清溪,转石飞霹雳。
十步一沮洳,五步一枳棘。
上方未言返,豁见平土宅。
田家鸡犬归,佛庙檀栾碧。
莲荡落红衣,泉泓数白石。
人如安巢鸟,稍就一枝息。
钟鱼各知时,吾亦自得力。

作者介绍

黄庭坚诗,以《武英殿聚珍版书》所收《山谷诗注》爲底本。校以宋绍定刊《山谷诗注》(简称宋本;残存三卷,藏北京图书馆),元刻《山谷黄先生大全诗注》(简称元本;残存内集十六卷,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宋干道本《豫章黄先生文集》(简称文集)及元刊《山谷外集诗注》(简称影元本),明嘉靖间蒋芝刊《黄诗内篇》十四卷(简称蒋刻本)、明版《山谷黄先生大全诗注》(简称明大全本;此书与蒋刻本并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山谷集》(简称山谷集)、清光绪间陈三立覆宋刻本(简称陈刻本)。并参校干隆间翁方纲校树经堂本(简称翁校本,其中翁氏校语称翁校)。《内集》《外集》的编年说明,集中移置每卷卷首;《别集》等的繫年,底本多疏漏,据《四库全书·山谷集》所附黄{巩/言}《山谷年谱》拾补,分别繫于诗题下。底本中涉及山谷跋语、手蹟、石刻及版本文字异同的注释文字,酌予保留。《山谷集》中多出底本的骚体诗及偈、贊、颂(其中多爲六言或七言诗)等,参校明弘治叶天爵刻、嘉靖乔迁重修本(简称明本),编爲第四十五至四十八卷。另从他书中辑得的集外诗和断句,编爲第四十九卷。

作品评述

《乙卯宿清泉寺》是宋代黄庭坚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税舆陟高冈,却立倚天壁。
就舆乱清溪,转石飞霹雳。
十步一沮洳,五步一枳棘。
上方未言返,豁见平土宅。
田家鸡犬归,佛庙檀栾碧。
莲荡落红衣,泉泓数白石。
人如安巢鸟,稍就一枝息。
钟鱼各知时,吾亦自得力。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乙卯年(宋代)宿在清泉寺的情景。诗中通过描写山间溪流、石头和自然景观来表达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思考。作者在山上坐着,靠在陡峭的山壁上,俯瞰着溪流,看着石头被流水冲刷。诗中描绘了溪流弯曲处的水流变慢,每走十步就会有一些淤泥,每走五步就会有一些尖锐的荆棘。然后诗人提到了山坡上的土屋,还有田园中鸡犬归巢,佛庙中绿树成荫。接着诗人描述了莲花在水面上摇曳的景象,以及泉水中几块洁白的石头。最后,诗人以巢穴中的小鸟稍事休息的形象来比喻自己,认为像鱼一样,每个人都应该懂得时机,而他自己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赏析:
《乙卯宿清泉寺》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寺庙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和对生命的思考。诗中运用了具体的描写手法,如清溪转石、红衣落莲等,使读者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山间溪流的奔腾和自然景物的变化。同时,诗人通过描述田园生活和佛庙景观,展现了宁静与和谐的氛围。最后两句以鸟巢和钟鱼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自身境遇的思考和自我肯定。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描写山水、石头、田园和寺庙等元素,展现了作者对生活和自然的感悟。这首诗词既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感叹,又包含了对人生和自我的思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诗人把对自然的观察与对人生的思考相结合,给读者带来了一种深邃而宁静的情感体验。

  • 《寄夹谷书隐》

    当年曾忆赋高唐,回首邯郸事渺茫。黄阁故人千里月,青山老我半头霜。交情脉脉园中柳,忧思悠悠陌上桑。吹断参差天欲暮,薄言兰芷寄衡湘。

  • 《与同年李定言曲水闲话戏作》

    海燕参差沟水流,同君身世属离忧。相携花下非秦赘,对泣春天类楚囚。碧草暗侵穿苑路,珠帘不卷枕江楼。莫惊五胜埋香骨,地下伤春亦白头。

  • 《华亭百咏·八角井》

    浚极疑无底,丰棱定有因。沈沈中夜月,照影属何人。

  • 《凉月》

    凉月未出山,浮云半空白。徘徊步轩窗,宛若待佳客。经林漏飞辉,映溆生华泽。及兹秋影清,吾庐更幽寂。殊观发祠藏,妙听生寥閴。营营息初机,炯炯怀新得。岂无平生心,所乐已非昔。天旋河汉动,夜久邻机息。凄凄感庭兰,岁莫霜霰集。呼儿温浊醪,独酌醉永夕。

  • 《送汪庭芝高士如严州》

    书符咒水空多事,辟谷熬铅苦用心。閒读异书痛饮酒,佳时亦复一弹琴。

  • 《燕》

    一巢功绩破春光,絮落花残两翅狂。月树风枝不栖去,强来言语泥雕梁。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