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柳丝丝青尚浅。
渐春归吴苑。
缭垣不隔花屏,爱翠深红远。
瞥地飞来何处燕。
小乌衣新翦。
想芹短、未出香泥,波面时时点。
仇远(一二四七~?)(生年据本集卷六《纪事》诗注“淳祐丁未予始生”等推定),字仁近,号近村,又号山村民,学者称山村先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度宗咸淳间以诗着,与同邑白珽合称仇白。元成宗大德九年(一三○五)爲溧阳学正,秩满归。享年七十余。有《金渊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均系官溧阳时所作。又有《兴观集》、《山村遗稿》,爲后人据手迹所裒集,清干隆时歙人项梦昶合辑爲《山村遗集》。事见清嘉庆《溧阳县志》卷九。 仇远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爲底本。《金渊集》编爲一至六卷,《山村遗集》编爲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忆闷令》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仇远。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岸上的柳丝丝青翠尚浅,
渐渐春天回到吴苑。
围墙不隔断花屏,
喜爱深绿与鲜红。
地上的燕子从何处飞来,
乌衣新剪得整齐。
想象着那短小的芹菜,
还未露出香泥,不时点缀波面。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春天回归的景象和作者对花鸟的观察。诗人描述了岸边的柳树嫩绿的景色,春天逐渐来到吴苑(一种园林),围墙并没有隔断花屏(指花草景色),作者喜爱深绿和鲜红的色彩。诗中还描绘了从不知名的地方飞来的燕子,以及作者新剪整齐的乌衣(指乌鸦)。最后,诗人想象着还未露出香泥的短小芹菜点缀在波面上的景象。
赏析:
这首诗词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到来和自然景色的美丽。通过描写柳树、花草、燕子和乌鸦等元素,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观察。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示了自然界细腻而美妙的细节,让读者感受到了春天带来的生机与喜悦。诗人通过对细微之处的观察,传达了对自然世界的深情和对生活的热爱,给人以愉悦和宁静的感受。整首诗词情感平和,意境清丽,展现了宋代诗人细腻的感受力和对自然美的追求。
问修行,家住坐,金木水相当。中起火,五事并施张。许神仙全气爽,都是、绝尽嵩荒。原正,传妙用,雨液味堪尝。浆。频做作,通琼路,显现嘉祥。金丹、真耀莹,彩辉光。兀腾腾渺邈,游处、声韵琅琅。辰见,人得得,出自满庭芳。
自古东西路,舟车此地分。河声梁苑夜,草色楚田曛。雁已多南去,蝉犹在此闻。圣朝无谏猎,何计谒明君。
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往事云雨散,积意如山丘。圣人已为土,土复成海流。曷为梦寐中,常见孔与周。
桃花染破南山青,汉江此时春水生。客舟相语人夜起,劲橹乱江群雁声。之君飘泊动归思,告我举装千里行。闳材壮思风雨发,绿鬓少年冰雪清。读书一见若经诵,下笔千言能立成。精微自得有天质,操行秀出存乡评。嗟从薄禄困流滞,能诱鄙俗销纷争。弦歌躬劝士强学,田里堵安人力耕。
山又水,云岫插峰峦。断雁飞时霜月冷,乱鸦啼处日衔山。疑在画图间。金乌转,游子损朱颜。别泪盈襟双袖湿,春心不放两眉闲。此去几时还。
卷绣帘、梧桐秋院落,一霎雨添新绿。对小池闲立残妆浅,向晚水纹如縠。凝远目。恨人去寂寂,凤枕孤难宿。倚阑不足。看燕拂风帘,蝶翻露草,两两长相逐。双眉促。可惜年华婉娩,西风初弄庭菊。况伊家年少,多情未已难拘束。那堪更趁凉景,追寻甚处垂杨曲。佳期过尽,但不说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