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竹森森一径通,六年高院寄幽踪。
凉移峭壁秋深月,冷映长江雪后峰。
吟次夏云晴影薄,讲残春树翠阴浓。
四时嘉景真堪爱,曾伴支公数倚筇。
释智圆(九七六~一○二二),字无外,自号中庸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俗姓徐。年八岁,受具于龙兴寺。二十一岁,传天台三观于源清法师(吴遵路《闲居编》序)。居杭州孤山玛瑙院,与处士林逋爲友(《咸淳临安志》卷七○)。真宗干兴元年卒,年四十七。謚号法慧(《武林高僧事略》)。有杂着,闲居编》五十一卷,仁宗嘉祐五年刊行于世。 智圆诗,存于《闲居编》卷三七至五一。《闲居编》无单本传世,惟见《续藏经》。今录诗十五卷,即以上海涵芬楼影印日本大正《续藏经》本爲底本。
诗词:《忆南塔上方因寄庆昭师》
诗意:这首诗是释智圆在南塔上写给庆昭师的忆怀之作。诗人通过描绘南塔景色,表达了对庆昭师的思念之情。诗中描述了杉竹丛生的小径通向南塔,诗人在南塔度过了六年的高院生活,留下了幽深的足迹。秋天的凉意渐深,月亮照耀在峭壁和长江上的积雪上。夏天的云影渐渐稀薄,春天的残枝上翠绿的阴影浓郁。四季之中的美景令人心生爱慕,曾经和庆昭师一起倚筇观赏。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展示了南塔的壮丽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庆昭师的怀念之情。杉竹丛生的小径给人一种幽静而祥和的感觉,象征着修行之路的通达。诗人在南塔度过了六年的高院生活,这段时间留下了深刻而独特的痕迹。诗中的秋天和冬天的景色给人一种凉爽和寂静的感觉,同时也暗示着岁月的流转和人事的变迁。诗人细腻地描绘了夏天和春天的景色,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和美丽。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四季美景的喜爱,并回忆起和庆昭师一起欣赏风景的美好时光。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表达,展示了诗人对庆昭师的深情厚意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整首诗意境高远,意蕴深邃,给人以宁静与思考的空间。
新雨足,一夜满南塘。禾更稻向成初吐秀,芰荷虽败尚余香。爽气入轩窗。澄霁后,远岫更青苍。两部蛙声鸣鼓吹,一天星月浸光铓。秋色陡凄凉。
意气浓投倾盖时,惜君才大爱君痴。应知摩诘诗中画,都是将军画里诗。放眼莫嫌吴地窄,探奇偏向禹陵迟。片帆千里悬明月,不尽滔滔九曲思。
雨歇阳林东渡头,永和三日荡轻舟。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门前溪水流。
曲角深帘隐洞房。正嫌玉骨易愁黄。好花偏占一秋香。夜气清时初傍枕,晓光分处未开窗。可怜人似月中孀。
少日思乘博望槎,中年归种邵平瓜。力辞骠骑安祠廪,因忤弘羊失使华。互市贾胡共香火,专城战地再桑麻。可怜送老茅山观,空费君王拊髀嗟。
通守太平州,金陵在上头。风寒当一面,江□□千艘。此日要人物,九天宽顾忧。诗书用处别,澼絖换封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