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忆陪诸公会张侯之第》

姚黄左紫虽绝品,不言不笑空夭斜。
不如共访张公子,自有三枝解语花。
主人耳热更促席,坐客眼乱忘归家。
扁舟一夕若风雨,怅望落日沉寒沙。

作者介绍

郑獬(一○二二~一○七二),字毅夫,一作义夫,纾子。安州安陆(今属湖北)人。仁宗皇祐五年(一○五三)进士(《续资治通鑑长编》卷一七四)。通判陈州,入直集贤院、度支判官、修起居注、知制诰。英宗治平中出知荆南,还判三班院。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拜翰林学士(《宋会要辑稿》仪制三之三四),权知开封府。二年,出知杭州,三年,徙青州(《干道临安志》卷三)。因反对青苗法,乞宫祠,提举鸿庆宫。五年卒(《续资治通鑑长编》卷二三八),年五十一。有《郧溪集》五十卷。原本久佚,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及《宋文鑑》、《两宋名贤小集》中辑爲二十八卷,其中诗六卷。《东都事略》卷七六、《宋史》卷三二一有传。 郑獬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民国卢靖辑《湖北先正遗书》所收《郧溪集》(蒲圻张国淦据京师图书馆所钞库本刊刻,简称张本,张本所附校勘记称张本校)、《两宋名贤小集》卷一三三《幻云居诗稿》等。又自《舆地纪胜》、《永乐大典》等书中辑得集外诗,编爲第七卷。

作品评述

《忆陪诸公会张侯之第》是宋代郑獬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分析和赏析:

中文译文:
回忆起与各位贵族一起拜访张侯的庄园,黄衣服的姚黄左紫虽然衣着华丽,但是无言无笑只是虚有其表。不如一同拜访张公子,他会用三支花朵解开语言的难题。主人耳朵发热,更加急促地布置宴席,坐客们目光迷乱,忘却了回家的路。小舟一夜之间遭遇风雨,令人沮丧地望着夕阳沉沙。

诗意:
这首诗词以回忆的方式描绘了诗人与贵族们一同拜访张侯的庄园的场景。诗人通过对不同人物和环境的描绘,表达了对于虚有其表的华丽和浮躁的批判,以及对于真正有智慧和内涵的人和事物的向往和赞美。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观察,展示了他对于人性和社交场合的独到见解。首先,诗中提到了姚黄左紫这个形容词,用以形容衣着华丽但内心空虚的人。这种对外表的批判,暗示了作者对虚浮和浮夸的不满,并强调了对真正智慧和内涵的追求。其次,诗中描述了与张公子相聚的场景,以及主人热情而急促的安排宴席,以及坐客们迷失在这热闹的氛围中而忘记回家的路。这种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社交场合的深刻洞察,认识到其中的虚幻和迷失,并对于真实和回归的渴望。最后,诗中以扁舟遭遇风雨、夕阳沉沙的景象作为结尾,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增强了对于情感的表达,表达了作者对于现实的失望和沮丧。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人物、环境和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对虚有其表的浮躁与迷失的批判,以及对真正智慧和内涵的向往和赞美。同时,诗人对于社交场合和现实世界的观察和思考,使得这首诗词具有深刻的洞察力和情感表达。

  • 《华胥引(黄钟秋思)》

    川原澄映,烟月冥蒙,去舟如叶。岸足沙平,蒲根水冷留雁唼。别有孤角吟秋,对晓风鸣轧。红日三竿,醉头扶起还怯。离思相萦,渐看看、鬓丝堪镊。舞衫歌扇,何人轻怜细阅。点检从前恩爱,但凤笺盈箧。愁剪灯花,夜来和泪双叠。

  • 《佛舍见胡子有嘲(一作嘲胡子小男)》

    明明复夜夜,胡子即成翁。唯是真知性,不来生灭中。

  • 《徐思远出示月夜登楼诗句法甚高不类平生语幸》

    几处澄辉几处秋,好闲时上水明楼。谁怜老子风前兴,为遗中郎醉上舟。一带横空长漠漠,时看飞栋影悠悠。今宵踏月归时节,莫骂徐郎只暗游。

  • 《书情献相公》

    年来白发欲星星,误却生涯是一经。魏阙望中何日见,商歌奏罢复谁听。孤根独弃惭山木,弱质无成状水萍。今日更须询哲匠,不应休去老岩扃。

  • 《刘骍子初冠勉以诗》

    汝斧十五初裹头,桂堂读书从我游。汝今裹头恰十五,两载东林就规矩。我身只是前时命,汝家岁久无衰盛。族人快活羡汝爷,汝又胜爷好情性。莹彻温柔好性情,更须奋笔趋前程。苦思入神方得句,才如诸舅岂无甥。

  • 《寒夜呈梅深》

    空齐对孤客,寂寞似僧家。炉冷频烧叶,灯昏不吐花。夜长添睡思,岁晚忆年华。吟倦推窗坐,梅檐月未斜。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