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夷齐庙》

曾闻叩马犯君颜,万古清风满世间。
若便干戈为揖让,夷齐终不死空山。

作者介绍

释智圆(九七六~一○二二),字无外,自号中庸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俗姓徐。年八岁,受具于龙兴寺。二十一岁,传天台三观于源清法师(吴遵路《闲居编》序)。居杭州孤山玛瑙院,与处士林逋爲友(《咸淳临安志》卷七○)。真宗干兴元年卒,年四十七。謚号法慧(《武林高僧事略》)。有杂着,闲居编》五十一卷,仁宗嘉祐五年刊行于世。 智圆诗,存于《闲居编》卷三七至五一。《闲居编》无单本传世,惟见《续藏经》。今录诗十五卷,即以上海涵芬楼影印日本大正《续藏经》本爲底本。

作品评述

《夷齐庙》是宋代释智圆创作的诗词作品。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曾经听说叩马犯君颜,清风万古充满世间。如若能够用和平替代战争,夷齐就永不会消失于空山。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反思。诗中提到了一种理想的情景,即用礼节和和谐的方式来解决矛盾和纷争,以避免战争的发生。诗人通过描绘夷齐庙来象征一个和平的世界,强调了和平与和谐的重要性。

赏析:
《夷齐庙》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抒发情感的方式,传达出深刻的思考与寓意。诗人通过描述叩马犯君颜的故事,表达了对战争带来的破坏和伤害的反感之情。而清风万古充满世间的描绘,则表明了对和平与和谐永恒存在的期望。

诗中的"若便干戈为揖让"表达了对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的渴望。如果人们能够以友善和宽容的态度相待,用和平的方式处理分歧和争端,那么夷齐(代表和平与和谐)就不会消失于空山,这里的空山可能象征着无人的荒凉之地,也有可能是指人们心中的空虚与迷失。

整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语言,寄托了诗人对和平与和谐的向往,同时也提醒人们反思战争的可怕后果。它呼唤着人们用和平的手段化解纷争,以创造一个更加美好、和谐的世界。

  • 《烛影摇红(上元有怀)》

    双阙中天,凤楼十二春寒浅。去年元夜奉宸游,曾侍瑶池宴。玉殿珠帘尽卷。拥群仙、蓬壶阆苑。五云深处,万烛光中,揭天丝管。驰隙流年,恍如一瞬星霜换。今宵谁念泣孤臣,回首长安远。可是尘缘未断。谩惆怅、华胥梦短。满怀幽恨,数点寒灯,几声归雁。

  • 《王漕小燕玻璃分韵得路字》

    去年客京华,酷暑不可度。时为冷泉登,税驾脱巾屦。风外杂佩鸣,松根一窦注。可闻不可挹,已足荡袢暑。朅来黄埃中,梦绕湖西路。宁知虎头侧,碧溜依绀宇。琤淙响琴筑,喷噀起霏雾。余润碧苔滋,照影红葵嫮。凉气濯毛骨,寒声到樽俎。况陪持斧翁,觞咏浣尘虑。坐著锦囊生,歌烦

  • 《昆山兄惠笔乃周寿玉簪样试用其一已作秃翁犹》

    遂初赋就笔余铓,赠我蒙探古锦囊。耐久固殊流俗败,含情浑似故人长。

  • 《送傅守归》

    仕至二千石,富贵有足乐。官为谏大夫,亦足究所学。兰阶擢珠树,金闰聊棣萼。何妨赤松游,不负黄石约。

  • 《城南杂咏二十首·卷云亭》

    云生山气佳,云卷山色静。隐几亦何心,此意相与永。

  • 《至灵吟》

    至灵之谓人,至贵之谓君。明则有日月,幽则有鬼神。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