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绝。
绿阴满野芳菲歇。
芳菲歇。
养蚕天气,采茶时节。
枝头杜宇啼成血。
陌头杨柳吹成雪。
吹成雪。
淡烟微雨,江南三月。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忆秦娥(暮春)》是宋代诗人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
游人绝。
绿阴满野芳菲歇。
芳菲歇。
养蚕天气,采茶时节。
枝头杜宇啼成血。
陌头杨柳吹成雪。
吹成雪。
淡烟微雨,江南三月。
诗意和赏析:
《忆秦娥(暮春)》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天的景象,以及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先,诗人写到游人绝,意味着游人已经稀少,可能是因为景色不再吸引游人的到来,或者是诗人孤独地在这个景色中。接着,诗人描述了绿意盎然的景象,绿阴满野,芳菲盛开,但随后芳菲逐渐消逝,意味着美好的景色不会永恒存在。
接下来,诗人提到了养蚕天气和采茶时节,这是暮春的特点。养蚕指的是养蚕丝的蚕茧,而采茶则是指采摘新茶叶的季节。这些细节揭示了春天的特色和农耕文化的重要性。
在接下来的两句诗中,诗人用杜宇啼成血和杨柳吹成雪来形容枝头和陌头。杜宇的啼声如同血一般鲜红,而杨柳的飘落则像雪花一样纷纷扬扬。这些形象描绘了春天的繁华与变幻,同时也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更迭。
最后,诗人以淡烟微雨,江南三月作为结尾。淡烟和微雨都是春天的常见景象,而江南则是一个富饶而美丽的地方。整首诗以春天的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细致的自然景观和变幻的气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和气候变化,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短暂存在和生命无常的感慨。它展示了刘克庄细腻的描写能力和对自然的敏感,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人间俗杀是公筵,最苦沉烟杂烛烟。何似大家行几步,逢花即饮醉还眠。
扁舟径入芙蕖国,一笑俱非褦襶人。低拂柳阴偏障暑,活烹芡觜快尝新。小巾脱去我先醉,大榴取来渠更真。啜酹数觥诗兴发,羡君越漾老精神。
暮景尔萧尔霁。云淡天高风细。正月华如水。金波银汉,潋滟无际。冷浸书帷梦断,欲披衣重起。临轩砌。素光遥指。因念翠蛾,香隔音尘何处,相望同千里。尽凝睇。厌厌无寐。渐晓雕阑独倚。
曙色熹微已出门,擘浮热眼相旁人。不如睡足朦胧起,留得沉光看本身。
青禽生上弄毛衣,飞来檐头唤不归。清景每於诗裹见,羁愁惟到海边稀。僧回古殿山礬落,客散风斋蝙蝠飞。独得青山已惆怅,此情犹是片时违。
歙山严濑寄荆扉,想见同时雪正飞。柳动梅残惊岁换,儿寒女瘦望予归。百年偏许诗名在,双鬓能知世事非。社友踏泥肯相顾,酒钱更欲典春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