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病空余老,劳生为苦思。
偶然新得句,长是不眠时。
鼠搅歉无肉,傭逃怨食糜。
此怀谁可诉,只恐则山知。
舒岳祥(一二一九~一二九八),字舜侯,以旧字景薛行,宁海(今属浙江)人。因家居阆风里,学者称阆风先生。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摄知定海县,爲霅州掌书记,先后入金陵总饷陈蒙、沿海制置使鲍度幕。鲍罢,亦归乡不仕,教授田里,覃思着述。元世祖大德二年卒,年八十。有《荪墅稿》、《辟地稿》、《篆畦稿》等,诗文集总名爲《阆风集》,曾版行,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阆风集》十二卷,其中诗九卷。事见清光绪《宁海县志》卷二○门人刘庄孙《舒阆风先生行状》,本集卷首胡长孺、王应麟序。 舒岳祥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卷。
《贻山甫》是宋代舒岳祥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多病空余老,劳生为苦思。
偶然新得句,长是不眠时。
鼠搅歉无肉,傭逃怨食糜。
此怀谁可诉,只恐则山知。
诗意: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多病而年迈的人的内心世界,表达了他劳累一生的苦思和心事。他偶然间获得了一句新的诗句,但这让他更加难以入眠。他的生活十分艰难,连老鼠都抢夺了他的食物,他不得不借助他人的恩赐度日。他心中的忧愁和哀怨无处倾诉,只担心自己的心声最终只有山岳才能理解。
赏析:
《贻山甫》通过简洁而凝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老人在多病困扰下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的艰辛。诗中的老人身患重病,年事已高,他的身体和精神状态都非常脆弱。他劳累了一生,但却饱受思虑之苦,无法得到内心的宁静和安宁。
诗中的"偶然新得句,长是不眠时"表达了作者在病榻上偶然得到了一句新的诗句,但这反而让他更加难以入眠。这种不眠的状态既体现了他对诗歌的热爱和追求,也反映了他思虑重重、内心纷乱的状态。
诗中的"鼠搅歉无肉,傭逃怨食糜"揭示了老人生活的困境。老鼠偷食了他的食物,他不得不依赖他人的施舍来维持生计。这种贫困和艰难的生活使他倍感无助和无奈。
诗的最后一句"此怀谁可诉,只恐则山知"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无处倾诉的苦闷。他无法将自己的心声倾诉给他人,只能寄托在大自然的山岳之间。这句诗表现了作者对山的倾诉和依赖,也反映了他对山的无私信任和对自然的抚慰。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传达出作者内心的孤独、忧愁和无奈,通过描绘老人的生活境遇和心理状态,表达了对诗歌和自然的追求与依赖,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宝锁轰霄启玉晨,风恬雪霁净先尘。东皇太一紫坛晓,世界大千青陆春。藜杖流光环佩集,鏠旗斂影豆笾陈。乐歌须仗甘泉笔,斧藻天家泰道新。
二年音信阻湘潭,花下相思酒半酣。记得竹斋风雨夜,对床孤枕话江南。
独夜嵩阳忆上仙,月明三十六峰前。瑶池月胜嵩阳月,人在玉清眠不眠。
三百篇寂寂久,九千首句句新。譬宗门中初祖,自过江后一人。
诗材无限思无穷,斂在唐人四句中。参透此关犹细事,作诗知道始为工。
田园移主只丘坟,他邑浮家每断魂。又向隣州为客久,北风终夜梦柴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