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理不误物,悠悠自不明。
黄金烧欲尽,白发火边生。
苦惑神仙cX,难收日月精。
捕风兼系影,信矣不须争。
贯休,字德隐,俗姓姜氏,兰谿人。七岁出家,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既精奥义,诗亦奇险,兼工书画。初为吴越钱镠所重,后谒成汭荆南。汭欲授书法,休曰:“须登坛乃授。”汭怒,遰放之黔。天復中,入益州,王建礼遇之,署号禅月大师,或唿为得得来和尚,终于蜀,年八十一。初有《西岳集》,吴融为序,极称之,后弟子昙域更名《宝月集》,其全集三十卷,已亡。胡震亨谓“宋睦州刻本多载他人诗,不足信”,其说亦不知何据,胡存诗仅三卷,今编十二卷。 贯休,字德隐,俗姓姜氏,兰谿人。七岁出家,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既精奥义,诗亦奇险,兼工书画。初为吴越钱镠所重,后谒成汭荆南。汭欲授书法,休曰:须登坛乃授。汭怒,递放之黔。天復中,入益州,王建礼遇之,署号禅月大师,或唿为得得来和尚,终于蜀,年八十一。初有西岳集,吴融为序,极称之,后弟子昙域更名宝月集,其全集三十卷,已亡。胡震亨谓宋睦州刻本多载他人诗,不足信,其说亦不知何据,胡存诗仅三卷,今编十二卷。 贯休,俗姓姜氏,字德隐,兰谿人。补诗二首。
《贻世》是唐代贯休创作的一首诗词,诗意深邃,表达了作者对人生以及世间万物的深思和疑惑。
贯休通过表达至理不误物、悠悠自不明的意象,展示了人们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常常陷入困惑和迷茫的心境。黄金烧欲尽、白发火边生这两句诗意寓意深厚,表现出生命的短暂和岁月的流逝,以及人们在时间的磨砺下变老的无力感。
接下来的两句诗描述了作者对于神仙般不死之身的苦惑,难以捕捉日月之精华。这反映了贯休对于生命和时间的无奈,人们对于神仙般长生不灭的向往与追逐,却无法逃避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有限。
最后两句诗“捕风兼系影,信矣不须争”,表达了作者对于追求永生的人们的惋惜和无奈。捕风兼系影这一意象意味着捕捉虚幻的事物和追逐虚幻的幸福是没有意义的,人们应该珍惜眼前的美好,不要追求不切实际的幻想。
这首诗词以概括性的语言表达了对人生、时间、追求和迷茫等问题的深入思考,展示了贯休独特的思想深度和对人生的真实把握。这首诗意味深长,既是对于生命的反思,也是对于人生追求的警示,给人们带来了深深的思考和启示。
秦楼花发时,秦女笑相随。及到秋风日,飞来欲问谁。似厌栖寒菊,翩翩占晚阳。愁人如见此,应下泪千行。
我有一机,直下示伊。青天霹雳,电卷星驰。德山临济,棒喝徒施。不传之妙,於汝何亏。
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扬。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
冉冉青衫客,悠悠白发人。乱山孤驿暮,长路百花新。终岁行他县,全家望此身。更思君去就,早晚问平津。
圣贤不得见,道散固已久。学者多自贤,鲜肯事师友。颠冥声利中,悔吝皆自取。动言无媿作,未知果然否。寡过云未能,先圣欣善诱。凛凛孟氏言,几希异禽兽。参乎病知免,遂使启足手。宁知起易箦,又在此段后。吾侪况小人,气质素凡陋。以其所以养,孝道亦何有。勉前类水马,立处
渺渺长淮路,秋风落木悲。乾坤限南北,胡虏迭兴衰。志士言机会,中原入梦思。江湖好山色,都在夕阳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