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异同吟》

俊快伤灭裂,厚重伤滞泥。
趋造随所尚,不免有同异。
异同必为非,同已必为是。
是非战异同,终身不知义。

作者介绍

邵雍(一○一一~一○七七),字尧夫。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早年随父移居共城(今河南辉县)苏门山下,筑室苏门山百源上读书,学者称百源先生。与周敦颐、程颐、程颢齐名,以治《易》、先天象数之学着称。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定居洛阳,以教授生徒爲生。嘉祐七年(一○六二),西京留守王拱辰就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五代节度使安审琦宅故基建屋三十间,爲雍新居,名安乐窝,因自号安乐先生。仁宗嘉祐及神宗熙宁初,曾两度被荐举,均称疾不赴。富弼、司马光、吕公着等退居洛阳时,恒相从游。熙宁十年卒,年六十七。哲宗元祐中赐謚康节。有《伊川击壤集》二十卷。《宋史》卷四二七有传。 邵雍诗,以张蓉镜,邵渊耀跋明初刻《伊川击壤集》爲底本。校以一九七五年江西星子县宋墓出土之《邵尧夫先生诗全集》九卷(简称宋本)、蔡弼重编《重刊邵尧夫击壤集》六卷(简称蔡本),及元刻本(简称元本)、明隆庆元年黄吉甫刻本(简称黄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底本编末之集外诗与新辑得之集外诗合编爲第二十一卷。

作品评述

《异同吟》是宋代邵雍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俊快伤灭裂,
厚重伤滞泥。
趋造随所尚,
不免有同异。

异同必为非,
同已必为是。
是非战异同,
终身不知义。

诗意:
这首诗词探讨了人们在评判事物时常常陷入的困境。诗中以“异同”为主题,通过对“异”与“同”之间关系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于事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的认识。诗词中的“异同”代表了事物的不同方面、不同观点或不同态度,它们在人们的认识中相互交织、相互对立。作者认为,在追求事物的真理和本质时,人们常常陷入对异同的争论和辨别中,往往难以辨别是非和找到真正的意义。

赏析:
这首诗词运用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思想,通过对“异同”的对比,探讨了人们在认识和判断事物时所面临的困境。诗中的“俊快”与“厚重”、“伤灭裂”与“伤滞泥”等词语,形象地描绘了事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对于事物的深入思考和触动。

诗词中的“异同必为非,同已必为是”表达了作者对于事物辨别的无奈和迷茫。作者认为,异同的争论常常导致是非之争,却很难找到真正的意义和价值所在。最后两句“是非战异同,终身不知义”,表达了作者对于人们在辩证思考中难以找到真理和意义的思索。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于事物复杂性和人们思维困境的触动和思考。它让读者思考在评判事物时应如何超越表面的异同,寻求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意义。

  • 《初到蜀州寄成都诸友》

    流落天涯鬓欲丝,年来用短始能奇。无材藉作长闲地,有懑留为剧饮资。万里不通京洛梦,一春最负牡丹时。襞牋报与诸公道,罨画亭边第一诗。

  • 《邵伯堰下王君玉饯王仲仪赴渭州经略席上命赋》

    未破河西寇,朝廷尚有忧。淮南命儒帅,塞上足封侯。莫擐黄金甲,须存百胜谋。昔尝经黠虏,今去正防秋。

  • 《酷吏列传序》

    孔子曰:“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老氏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法令滋章,盗贼多有。”太史公曰:信哉是言也!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浊之源也。昔天下之网尝密矣然奸伪萌起,其极也,上下相遁,至

  • 《谢洁斋惠炉瓶》

    宴坐浑如槁木枝,罏烟瓶蕊小窗宜。书慵卷起閒今古,回向心源不动时。

  • 《长相思》

    花深深。柳阴阴。度柳穿花觅信音。君心负妾心。怨呜琴。恨孤衾。钿誓钗盟何处寻。当初谁料今。

  • 《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