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乙未岁除二首》

岂料身为七十翁,开怀且放醉颜红。
身存惟恨恩难报,世换还惊事总空。
百岁尚余三袠数,万诗枉费一生工。
盍簪列炬浑如梦,不似今年筑底穷。

作者介绍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乙未岁除二首》是宋代作家方回的诗作,描绘了作者七十岁的心境和对岁月流转的感慨。

诗词的中文译文:
岂料身为七十翁,
开怀且放醉颜红。
身存惟恨恩难报,
世换还惊事总空。
百岁尚余三袠数,
万诗枉费一生工。
盍簪列炬浑如梦,
不似今年筑底穷。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以作者自己七十岁高龄为背景,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人生的感慨和思考。

诗的开头,表达了作者对自己七十岁高龄的惊讶和无奈之情。他感到自己的身体虽然老了,但内心仍然充满了快乐和满足,因此形容自己的脸色红润,仿佛饮酒欢宴一般。

接着,诗人表达了对自己一生中未能回报恩情的懊悔之情,他深知恩情难以报答,内心充满了遗憾。

然后,诗人转向对世事的思考。他感叹时光的流转和世事的变迁,觉得经历了这么多岁月,却发现事物的变化和转换并没有给他带来真正的震惊,反而觉得一切都变得空虚无物。

下一段诗中,他以百岁尚存三袠(袠:指丝织物的单位),表达了自己虽然已经七十岁,但仍然有百岁的寿命余下来,而自己所创作的万首诗歌却在一生的努力中毫无意义地浪费掉了。

最后两句诗中,诗人以盍(hé)簪列炬(jù hè liè jùn)浑如梦,不似今年筑底穷,抒发了对自己人生境遇的无奈和感慨。他觉得自己过去的辛勤努力就像是一场梦境,没有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眼下的岁月已经到了最后,人生的底线似乎也已经触到。

这首诗通过对自己人生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人生价值的思考,抒发了对未完成心愿和未能回报恩情的懊悔之情,以及对世事变迁和生命终极的感慨。整首诗字里行间透露出诗人对人生意义和存在感的思考,给人以深深的思考与共鸣。

  • 《乐口桥即事》

    雨馀溪涨急机舂,缘岸人家柳弄风。路转源深行步缓,青山映水野桃红。

  • 《留别从弟郴》

    同承太岳胤,俱值太平时。丹陛怀趋计,沧洲负去期。久贫成蹭蹬,多病惜支离。宗分兼交分,吾知汝亦知。

  • 《古乐府》

    大星何历历,小星烂如石。掖垣崔嵬横紫微,十二羽林森北极。今夕何夕月谷没,虎抱空关龙厌直。峥嵘北斗著地垂,手去瓠瓜不盈尺。严陵醉卧光武傍,浮楂正值天孙织。王良挟策飞上天,传说空骑箕尾立。君不见茂陵弃子欲登仙,自将壮士终南边。忽然遭窘出玺绶,归来下诏除民田。阿

  • 《立秋日迓宣谕中丞奉怀宋嗣宗》

    绣斧离朝右,羸骖走道周。侵星宵不寐,曝日夕初休。天地方炎暑,山林漫早秋。广文官舍静,应念汗交流。

  • 《逆旅逢乡人》

    客中皆念客中身,唯汝相逢意更亲。不向灯前听吴语,何由知是故乡人。

  • 《听子善琴》

    青松宿鹤磵泉流,云意迟迟山意秋。一曲广陵休尽奏,月寒天地古人愁。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