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一饱足,大宴非珍肴。
秋月拓绮罗,秋风奏笙匏。
问此有何乐,无乐乐乃高。
琴书足匡坐,干旌谢在郊。
陈耆卿(一一八○~一二三六),字寿老,号篔窗,临海(今属浙江)人。从叶适学。宁宗嘉定七年(一二一四)进士(《嘉定赤城志》卷三三),时年三十五。十一年,爲青田簿,十三年,改庆元府教授。歷舒州教授(《水心文集》卷二五《陈处士姚夫人墓志铭》)。理宗宝庆二年(一二二六)除秘书省正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累迁着作郎兼国史院编修、实录院检讨(《南宋馆阁续录》卷八、九)。官终国子司业(《赤城诗集》卷二)。三年卒(《全宋词》)。有《篔窗集》初集三十卷、续集三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卷,其中诗一卷。另纂有《嘉定赤城志》四十卷。事见本集自序及有关诗文。 陈耆卿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篔窗集》爲底本,酌校有关书引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以新凉入郊墟为韵简叶孟我丈》是宋代陈耆卿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用新凉之感入郊野为题,简单致敬叶孟我丈。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平淡生活的满足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他以简洁的词句,描述了一个平凡而美好的场景,展现出对生活的舒适和对自然的喜爱。
赏析:
这首诗词以平淡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首先,诗人通过“平生一饱足,大宴非珍肴”的句子表达了对生活中常见的满足感,说明他并不追求奢华与珍馐美味。接着,他以秋月和秋风为主题,运用“拓绮罗”和“奏笙匏”描绘了优美的秋夜景象,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诗人在问自己这个问题:“问此有何乐,无乐乐乃高。”他认为在这样的环境中,没有特定的娱乐活动,却能感受到内心的愉悦和升华,这种简单的快乐是高尚的。最后,诗人提到琴书和干旌,这些都是传统文化中的象征物,显示了他对古代文化的热爱和对清雅的追求。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平淡生活的满足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它传达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情怀,让读者在喧嚣的世界中感受到一丝宁静和美好。同时,诗中的古代文化意象也增添了一份雅致和情趣,使整首诗更加丰富和有趣。
风蟾成晕露成霜,玉箭添筹怨漏长。四载归心同骑省,半分仙骨过东阳。惊猿久负排巢客,乘驷谁轻喻蜀郎。掩鼻裁诗多感慨,吟馀星斗转秋潢。
东方禀易象,玩世隐廊庙。栖心抱清微,混迹秘光耀。玄览寄数术,纳规在谈笑。卖药五湖中,还从九仙妙。
此地先春信,年年只是梅。南中春更早,腊日李花开。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和风动□。□新年□入手。世事尘□。□□□情近酒□。水开湖□。□□笙歌波面起。相与排□。□□□胜特地□。
风流王谢古仙真,一去空山五百春。玉室金堂馀汉士,桃花流水失秦人。困眠一榻香凝帐,梦绕千岩冷逼身。夜半老僧呼客起,云峰缺处涌冰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