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忆幼子》

膝下相随五阅秋,意其可以付箕裘。
祗缘老子身无福,致使佳儿命不修。
宿业结来知有自,暑行坏会复奚尤。
灵台一点知何处,痛入肝肠死则休。

作者介绍

李曾伯,字长孺,号可斋,祖籍覃怀(今河南沁阳),侨居嘉兴(今属浙江)。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知襄阳县。嘉熙元年(一二三七),爲沿江制置司参议官(《宋史》卷四二《理宗纪》)。三年,迁江东转运判官、淮西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淳祐二年(一二四二),爲两淮制置使兼知扬州。九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转运使。移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宝祐二年(一二五四),改夔路策应大使、四川宣抚使。以事奉祠。起爲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六年,再知静江府。復以事罢。景定五年(一二六四),起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曾伯以文臣主军,长于边事,爲贾似道所嫉,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禠职。寻卒。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续稿》前八卷、后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宋史》卷四二○有传。 李曾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影宋抄本(简称影宋本,藏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忆幼子》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作品。这首诗以父亲对儿子的怀念之情为主题,表达了对儿子早逝的痛苦和无奈之情。

诗中描述了父亲与儿子共度五个秋天的情景,意味着他们的相处时间虽然短暂,却充满了温馨与快乐。作者认为他的儿子有着优秀的潜质,可以成为一位出色的人,但因为父亲自身的不幸,导致儿子没有得到良好的培养和修养的机会。

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儿子的遗憾和自责,他认为是自己的命运不幸导致了儿子的不幸。他感叹儿子的早逝是宿业(前世的因果)的结果,而他自己的过错更加加剧了这一悲剧。作者对自己的过错感到无尽的懊悔,暑行(夏天的行动)使儿子的情况变得更加恶劣,作者为此深感痛心。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儿子死去后的无尽痛苦,他的内心被剧痛所侵蚀,只有死亡才能解脱。整首诗以忧伤、无奈和痛苦的情感贯穿,通过对儿子的怀念,诗人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深深思念和痛苦的心情。

这首诗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无奈。通过父亲对儿子的回忆和悲伤,诗人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和对命运的思考。诗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唤起了读者对亲情、命运和生命的思考和共鸣,使得这首诗具有深刻的诗意和感人的力量。

  • 《次韵答刘郎中席上之作》

    光阴倾与篆烟消,十八年华似昨朝。久负君恩惭老大,已衰心力叹飘萧。官闲自可从乡饮,情至因忘对客谣。一笑春红真漫耳,傍人已道色全饶。

  • 《翰林将指下学峡宾声叟为诸友先雨雪载途民亦》

    空山雪片大如盘,有客远在孤馆眠。翰林喝马不到地,白帝叱驭亲行鞭。疾驱滕六笞飞廉,六花急舞狂且颠。玉皇香案口读宣,深衣大带依然仙。东里先生履欲穿,湿透布袜枵囊缠。高谈雄辩炉亭边,不有义意谁肯前。阳羡山中春信传,两骖已发垂虹鞭。诸君急棹山阴船,子猷逸兴今翻然。

  • 《董侍郎生日三首》

    潞公曩自蜀遄归,约仅逾年秉政机。当日燕毛谁与并,后来接踵未应稀。从星元合陪天柱,戴气宁当远日畿。会看传宣燕私第,赐香成雾彩成围。

  • 《送刘汉特兼简邵子文》

    绿篠欹墙叶叶声,夜凉风细露华清。飘零何幸逢公子,邂逅相看不世情。拟向伯伦求酒颂,不知东野解诗鸣。三峰峰下文章伯,应忆当年阮步兵。

  • 《李坚甫净居杂题一十三首·琴室》

    将何写幽意,有此古桐声。为问好弹处,谁来听蟹行。

  • 《陪盱眙王使君东游四首》

    缆解鸥飞处,船移柳影中。林户桃李月,浦溆蕙兰风。酒浅能无醉,歌长惜有终。赋诗聊泚笔,寓意未须工。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