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製重并汾,淹留又见春。
年高成国老,道在乐天真。
风韵应如旧,精明迥绝伦。
致君心未展,宁是式微人。
范仲淹(九八九~一○五二),字希文,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幼孤,母改嫁长山朱姓,遂名朱说,入仕后始还姓更名。真宗大中祥符八年(一○一五)进士。仁宗朝仕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曾主持“庆历新政”,提出明黜陟、抑侥倖、精贡举等十事。歷知睦、苏、饶、润、越、永兴、延、耀、庆、邠、邓、杭、青等州军。皇祐四年,改知颍州,赴任途中病故,年六十四。謚文正。着有《范文正公集》,有北宋刊本,范文正公集》二十卷,《四部丛刊》景明翻元刊本增别集四卷。《宋史》卷三一四有传。 范仲淹诗,以《四部丛刊》本爲底本。校以宋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别集中重出诗两首,已予删除。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六卷。
《依韵答并州郑大资见寄》是范仲淹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节制重并汾,淹留又见春。
年高成国老,道在乐天真。
风韵应如旧,精明迥绝伦。
致君心未展,宁是式微人。
诗意:
这首诗词是范仲淹回复郑大资的来信所作。诗中表达了范仲淹对时光的感慨和对友情的思念之情。他提到了并州的美景和春天的到来,以及自己年事已高,但仍然保持着乐观豁达的心态。范仲淹认为自己的风采应该如同年轻时一样,他的智慧和才华也是独一无二的。然而,他感叹自己的抱负和心意还未得到充分展示,宁愿自己成为默默无闻的人。
赏析:
这首诗词展现了范仲淹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对友情的珍视。他通过描绘并州的美景和春天的到来,表达了对时光流转的感慨。范仲淹以自己年事已高的身份,仍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表达了对人生的积极态度。他认为自己的风采应该如同年轻时一样,他的智慧和才华也是独一无二的,展现了他对自己才华的自信。然而,他也感叹自己的抱负和心意还未得到充分展示,宁愿自己成为默默无闻的人,表达了对事业成就的期待和对名利的淡漠态度。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展现了范仲淹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表达了对事业成就和名利的淡漠态度。通过对时光流转和自身抱负的思考,范仲淹在诗中展示了他独特的情感和思想。
朔风吹叶雁门秋,万里烟尘昏戍楼。征马长思青海北,胡笳夜听陇山头。
沉沦众庶间。与世无有殊。纡郁怀伤结。舒展有何由。
朝日团团龄碧峰,蔬盘牢馔四时同。园供小摘添幽事,雨打寒菘带晚浓。可但牛香参玉版,直须进步礼黄龙。溪堂炊甑容千客,不打者黎饭后钟。
甲子穷时丧乱频,天教泽国着闲身。无情花柳自春色,不觉山河多塞尘。他日升平犹未老,此生流落且相亲。江南江北经行处,莫话衣冠愁杀人。
l6毯敝衣无处结,寸心耿耿如刀切。今朝欲泣泉客珠,及到盘中却成血。
鹤鸣山空无鹤来,青霞嶂深天壁开。千岩角逐互吞吐,一峰拔起矜崔嵬。日光微漏潭见底,水气上薄云成堆。幽禽飞鸣报客至,奇树璀璨知谁栽。花藤怪蔓白昼暗,奔猿落狖无时哀。路穷尚蹑一千级,忽见密竹藏楼台。共言神僧昔住此,至今光景如天台。搘筇负笠出复没,喜动妇人惊提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