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丰乐一闲身,憔悴今来汴水滨。
每听鸟声知改节,因吹柳絮惜残春。
平生未省降诗敌,到处何尝诉酒巡。
壮志锁磨都已尽,看花翻作饮茶人。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又号六一居士,卢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景祐元年(一○三四),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责谏官高若讷,降爲峡州夷陵令。四年,移干德令。宝元二年(一○三九),迁武成军判官。康定元年(一○四○),復馆阁校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四年,爲河北都转运使。五年,庆历新政失败,因力爲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韩琦、杜衍等申辩,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至和元年(一○五四),权知开封府。五年,拜枢密副使。六年,进参知政事。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罢爲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知亳州。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徙知青州,因反对青苗法,再徙蔡州。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病逝颍州汝阴,年六十六。謚文忠。有《欧阳文忠公集》。又撰有《新唐书》、《新五代史》等。《宋史》卷三一九有传。宋胡柯编有《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欧阳修诗,以《四部丛刊》影元本《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爲底本。参校宋庆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卷六缺,简称周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本(存《居士集》五十卷,有校,简称宋刻、宋刻校,藏北京图书馆)及明正统刻《居士集》(有元曾鲁考异,简称曾本、曾本校)。底本繫年原注目录下,今移至正文题下。底本孙谦益等所作校记,除删去少数异体字校外,皆予保留;卷末所附考证及续添校记,亦以续校名义补入正文。另辑得集外诗句,附于卷末。
《依韵答杜相公宠示之作》是宋代欧阳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醉翁丰乐一闲身,
The drunken old man enjoys his leisure,
憔悴今来汴水滨。
Worn out, he now resides by the Bian River.
每听鸟声知改节,
With each bird's song, he knows the changing seasons,
因吹柳絮惜残春。
Blowing the willow catkins, he cherishes the lingering spring.
平生未省降诗敌,
Throughout his life, he never realized his poetic rivals,
到处何尝诉酒巡。
Everywhere he goes, he seldom boasts of his wine-drinking adventures.
壮志锁磨都已尽,
His lofty ambitions have faded away,
看花翻作饮茶人。
Now he finds joy in appreciating flowers and drinking tea.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醉翁的形象,他过着悠闲的生活,身心疲惫地居住在汴水边。他通过听鸟的歌声来感知季节的变化,通过吹动柳絮来怀念残留的春天。他平生未曾认识到自己的诗歌对手,也从未在任何地方夸耀过自己的酒宴经历。他曾经怀揣着壮志,但现在已经消磨殆尽,他只是看花赏景,成为一个喝茶的人。
这首诗词表达了欧阳修对于人生的思考和感慨。醉翁的形象象征着欧阳修自己,他已经过了年轻时的豪情壮志,现在只是安享生活的闲适和平淡。他通过观察自然的变化和欣赏细微之处来感受生活的美好。诗中的醉翁并不是一个悲观的形象,而是一个能够从简单的事物中找到快乐的人。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的领悟,展示了一种淡泊名利、享受当下的心态。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一种平和、宁静的情感。整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对醉翁形象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境遇的思考和对于生活的独特见解。
攒青历历正面山,刺史日坐云屏间。楚人竟掘水精璞,汉女买作月佩环。时惟产宝不重谷,愿当化俗无弃菅。往辞丞相相有言,物景清绝何由攀。
湘山千岭树,桂水九秋波。露重猿声绝,风清月色多。
长干寺前花不稀,浅红深白映山扉。楼头载酒看花坐,堤上行吟踏月归。
作书与蜀客,止为求知音。不料缘素丝,却与多黄金。今情既已异,古意何由寻。一笑陶靖节,雅趣无弦琴。
同居一坞中,只隔水西东。林近书灯露,溪回酒舫通。放凫长合队,移竹每分丛。只恐君征起,难期作两翁。
苏公士冠冕,复似郭有道。知士未达间,趣操保耆老。精钢试九火,劳倦容不槁。为州弟饮酒,况此年岁好。藏锋避世故,轻敌丧吾宝。时来用毫末,勋业自世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