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载兰亭后,风流宛目前。
竹昏烟冉冉,花泣露涟涟。
笔落诗推将,杯行酒有仙。
水边佳丽少,春草谩芊绵。
强至(一○二二~一○七六),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一○四六)进士,除泗州司理参军,歷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韩琦判永兴军,辟爲主管机宜文字,辗转在韩幕府六年。神宗熙宁五年(一○七二),召判户部勾院,迁群牧判官。九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卒,年五十五。其子浚明集其所遗诗文爲《祠部集》四十卷,曾巩爲之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祠部集》三十五卷,又《韩忠献遗事》一卷。《咸淳临安志》卷六六、清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强志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武英殿聚珍版木活字本(简称活字本)、武英殿聚珍版同治七年刻本(简称同治本)。另辑得集外诗四首,附于卷末。
《依韵奉和经略司徒侍中上巳会兴庆池》是宋代诗人强至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千载兰亭之后,风华美目现今。
竹林在夕阳下,烟气轻轻升腾。
花朵因露水而轻泣,涟漪在花间泛起。
我将手中的笔推动,诗句自然而生。
杯中的酒行云流浪,仿佛与仙人同行。
水边美丽的女子很少,春天的草地柔软而细腻。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上巳节在兴庆池举行的盛会场景。千载兰亭指的是东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表达了对千古佳话的致敬。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会场的景色:夕阳下竹林幽静,烟气袅袅上升,花朵因露水而轻轻泣泪,形成涟漪。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手握笔墨,自然而然地写下了优美的诗句。杯中的酒也仿佛与仙人一起飘逸,意味着诗人的情趣雅致。水边的美丽女子寥寥无几,春草柔软而细腻,增添了场景的浪漫氛围。
赏析:
这首诗词以细腻的笔触勾勒了一个优雅而浪漫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感悟和对艺术创作的热爱。诗人通过描绘竹林、烟气、花朵和水边的女子等细节,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意的世界之中。诗人以自然的笔墨描写了自己的情感和创作过程,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思考。整首诗词既有对古典文化的致敬,又展示了诗人独特的感悟和审美情趣,给人以愉悦和想象的空间。
还如费冠卿,向此振高名。肯羡鱼须美,长夸鹤氅轻。理琴寒指倦,试药黑髭生。时泰难云卧,随看急诏行。
寿母重孙始见渠,天教四世保同居。精神已是千金子,事业应须万卷书。亲戚满前非落寞,杯盘随分不萧疏。晬盘先揽文房宝,他日无优入异闾。
山多猿鸟群,永日绝嚣氛。一涧水流出,几房僧共闻。拄筇黏落趺,拂石动寒云。谁昔来营此,寻碑看记文。
当年歌舞时,不说草离离。今日歌舞尽,满园秋露垂。
长安九城路,戚里五侯家。结束趋平乐,联翩抵狭斜。高楼临远水,复道出繁花。唯见相如宅,蓬门度岁华。
日出百鸟喜,覊人懒举眸。长恨年光缓,禄养未可求。若至年光过,高堂又白头。义和君有知,奈我心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