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上有君子,斋祠达主诚。
向来霖雨暴,触处蛟鼍鸣。
既祈致日出,杲杲纾民情。
天子遣以报,固匪媚取名。
因成感兴章,庶用语平生。
蹈道欠已熟,情田不须耕。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依韵奉和永叔感兴五首》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泉上有君子,
斋祠达主诚。
向来霖雨暴,
触处蛟鼍鸣。
这首诗以泉水为背景,描述了一位君子的品德和行为。他在泉水旁修建了斋祠,表达了他对神灵的虔诚之心。诗中提到了连绵的阵雨,暴雨的声音震动了周围的一切,仿佛蛟龙和巨鳖在震鸣。
既祈致日出,
杲杲纾民情。
天子遣以报,
固匪媚取名。
诗人表示,君子不仅虔诚地祈祷,而且还期待着太阳的升起,希望它能照耀大地,缓解人们的痛苦和困境。他相信这样的行为会得到天子的认可和回报,而不是出于奉承取悦之心。
因成感兴章,
庶用语平生。
蹈道欠已熟,
情田不须耕。
梅尧臣以此诗表达了自己对诗歌创作的态度和理念。他认为,通过这样的创作,他能够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感受和情感。他将自己的创作比作踏上一条道路,虽然还不够熟练,但他相信只要用心,就能够达到心中所愿,就像情田一样,不需要过多的耕作,也能收获丰盈。
这首诗以泉水和自然景物为背景,借以表达作者对君子品德和行为的赞美,以及对诗歌创作的理念和追求。通过描述自然景物和君子的行为,诗人传达了他对于真诚、奉献和内心感受的思考和体验。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诗人的情感和观点,富有诗意和哲理,让人们在欣赏中领悟到诗人对于道德、行为和创作的思考和追求。
梅山半载在城中,辜负山中月与风。老我相逢还一笑,弟兄能有几人同。
当时骑气拥函关,奕代清才擅谪仙。鼻祖婵嫣有余庆,至今名世更生贤。
踪迹浮萍落五湖,一番相别一番疏。不知此去从何处,还许春风得见无。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得意时。正得意时常起舞,到麾毫处辄能飞。南溟万里鹏初举,辽海千年鹤乍归。岂止一诗而已矣,尧夫非是爱吟诗。
鼎边鸡犬知何在,云外龙鸾去已赊。惟有黄金余瓦砾,贫民时复得些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