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依韵和郭秘校昭亭山偶作》

知君弃官後,江上寻名山。
心既惯世内,迹欲还人间。
昭亭忽来过,览古兴长叹。
野寺拂尘壁,丹阳已斓斒。
殿角虚宝铎,微风声珊珊。
遗像与笔迹,始得观裴颜。
浅井何泠泠,前溪何潺潺。
幽幽随猿鸟,浑浑忘区寰。
裂裳不为媿,饵芝不为难。
坐对寒雨中,松上孤鹤还。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作品评述

《依韵和郭秘校昭亭山偶作》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知君弃官后,
江上寻名山。
心既惯世内,
迹欲还人间。

我知道你放弃了官职,
在江上寻找名山。
你的心已经习惯了尘世,
但你的足迹却渴望回归人间。

昭亭忽来过,
览古兴长叹。
野寺拂尘壁,
丹阳已斓斒。

昭亭突然来到眼前,
俯瞰古迹,引起长久的叹息。
野寺被尘埃覆盖着,
丹阳已经变得灿烂多彩。

殿角虚宝铎,
微风声珊珊。
遗像与笔迹,
始得观裴颜。

庙宇角落悬挂着虚幻的宝铎,
微风吹过,发出沙沙声响。
我终于得以观赏裴颜的遗像和书迹。

浅井何泠泠,
前溪何潺潺。
幽幽随猿鸟,
浑浑忘区寰。

浅井发出淙淙的声音,
前溪流水潺潺作响。
在幽静的山谷中,随着猿鸟的叫声,
我仿佛忘却了尘世的纷扰。

裂裳不为媿,
饵芝不为难。
坐对寒雨中,
松上孤鹤还。

即使我的衣袖破裂也不觉得羞耻,
即使吃些简单的食物也不觉得困难。
坐在寒雨中,
松树上的孤鹤仍然存在。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诗人在名山游览时的心境和感受,表达了对尘世的厌倦和对自然山水的向往。诗人通过观赏古迹、感叹丹阳的美丽以及寻找裴颜的遗迹,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敬仰和对古人的羡慕。诗中还融入了自然景色的描绘,通过描写清澈的井水、潺潺的溪流和幽静的山谷,展现了诗人心境的宁静与超脱。

整首诗词以自然山水为背景,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诗人的感受,展示了对尘世的疲倦和对自然的向往,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敬仰和对古人的羡慕之情。同时,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以及对自我情感的表达,使得这首诗词充满了禅意和超越尘世的意境。

  • 《政府生日四首》

    钜德元功凤应韶,屏风隔坐翊昌朝。星辰循轨三阶正,钟鼓重新一气调。活国工夫归断断,炼形真一已飘飘。芒鞋门下尘埃客,拔宅惟看上紫霄。

  • 《句》

    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

  • 《送赵虚一还金陵书虞翰林诗后》

    词臣通籍侍金闺,天语从容问归蹊。云外山高龙虎踞,人间松老凤凰栖。翰林拟诏当红药,道士疏封出紫泥。更赐金钱祠泰峙,寥阳前殿丽璇题。

  • 《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

    玉辂寻春赏,金堤重晦游。川通黑水浸,地派紫泉流。晃朗扶桑出,绵联杞树周。乌疑填海处,人似隔河秋。劫尽灰犹识,年移石故留。汀洲归棹晚,箫鼓杂汾讴。

  • 《石南康挽词》

    挺挺石可转,恂恂衣不胜。平生忧国志,长夜读书灯。大易窥三古,中庸进百能。惜哉天不憗,无复见川增。

  • 《和晏尚书出城口占四首》

    榔栗婆娑昼影圆,披襟凝眺此翛然。鹂留便作林间伴,正是麰黄椹紫天。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