鴈荡高高路莫通,衔芦秋翼入云峰。
山头水阔不见影,岩下沙平时有踪。
千仞柱天何敛闪,万工挥笔漫轻浓。
葛巾蜡屐未能著,空羡青苍重复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依韵和孙侔鴈荡二首》是梅尧臣创作的两首诗,描写了鴈荡景色的壮丽和变幻。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依韵和孙侔鴈荡二首》
鴈荡高高路莫通,
衔芦秋翼入云峰。
山头水阔不见影,
岩下沙平时有踪。
千仞柱天何敛闪,
万工挥笔漫轻浓。
葛巾蜡屐未能著,
空羡青苍重复重。
译文:
鴈荡高高,路不通达,
它们衔着芦苇,在秋天的翅膀上飞入云峰。
山头的水很宽广,却看不见它们的倒影,
岩下的沙平时会留下它们的踪迹。
千仞柱天空中为何闪烁不定,
万工挥动笔墨,轻重交替交织。
葛巾和蜡屐都无法接近它们,
只能空羡慕着蓝天白云不断重复着美丽景象。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描绘鴈荡的景色为主题,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抒发情感,表达了作者对壮丽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自己能力的羡慕。
诗中的鴈荡是指一种高空飞行的鸟类,它们飞翔在高山之间,形成了壮丽的景象。作者用“鴈荡高高,路莫通”来形容鴈荡飞行的高度和无法通行的路线,凸显了它们飞翔的威严和壮观。
接着,诗人描述了山头的水很宽广,但却无法看见鴈荡的倒影,意味着它们的高度超越了人们的视线,给人以神秘和遥远的感觉。
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表达了对鴈荡的羡慕之情。他用“千仞柱天何敛闪,万工挥笔漫轻浓”来形容鴈荡在天空中飞行的闪烁和翩跹之态,以及这种景象所产生的美妙效果,暗示了作者对其自由飞翔的向往和羡慕。
最后两句“葛巾蜡屐未能著,空羡青苍重复重”则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能力的无奈和羡慕。葛巾和蜡屐是古代平民百姓的服饰,而青苍则代表了蓝天和白云。作者意味着自己身份平凡,无法接近鴈荡那样的高度和自由,只能空想着青苍的美丽景象。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鴈荡景色的描绘和自己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自由飞翔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自己能力的无奈和羡慕之情。
今朝阿晋纪桑弧,郎罢持杯勉读书。断莫绕家觅梨栗,更须为国习耕锄。义方授汝心还愧,阴德於予计肯疏。学取老莱如许寿,年年采袖拜庭除。
直上云霄未遣休,分符京兆帝王州。赤丸窟里无白额,碧落班中政黑头。两地好官才半武,扁舟归兴恰中秋。只应银信从天降,莫恋融峰与橘洲。
入无锥瓦出无闾,笑杀康山老寄居。客里光阴何以度,闲中亲旧顿然疏。武罔文学来投卷,临汝君侯肯致书。早晚一犁亲受地,时于笠底望行车。
纵无汲引味清澄,冷浸寒空月一轮。凿处若教当要路,为君常济往来人。
仁圣初承绪,敷在籲俊贤。得人兹最盛,射策独居先。禁省英声远,岩廊至华宣。辞荣还故第,三事究高年。
试邑云间事最多,直将心力细礲磨。固知三泖五茸胜,其柰千疮百孔何。敏手未须施霹雳,疲民正欲听弦歌。规橅稳作三年计,徐上青云鬓未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