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车走辚辚,暮车走辘辘。
黄埃蔽车轮,赤日烁车屋。
靡论远与近,安问疏与熟。
贤愚各有求,往返相磨毂。
我马不出门,我迹亦以局。
心慕中乐贤,道义闻且宿。
其言清而新,其貌古不俗。
书可到二王,辩可折五鹿。
往见未为劳,定交然後笃。
惠诗何劲敏,对敌射铜镞。
穿杨有旧手,惊雀无全目。
强酬非所当,宜将弓矢速。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依韵和张中乐寺丞见赠》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朝车走辚辚,暮车走辘辘。
黄埃蔽车轮,赤日烁车屋。
靡论远与近,安问疏与熟。
贤愚各有求,往返相磨毂。
诗词的开篇描绘了朝车和暮车的奔驰声,朝车扬起灰尘,夕阳映照在车屋上。这里通过描绘马车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对时间的感叹和对人生的思考。无论是远近、疏密,无论是贤者还是愚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和奔波,彼此之间相互碰撞与摩擦。
我马不出门,我迹亦以局。
心慕中乐贤,道义闻且宿。
其言清而新,其貌古不俗。
书可到二王,辩可折五鹿。
接下来,诗词表达了作者自己的心境。作者表示自己很少出门,生活在狭小的范围内。他对中乐寺丞的贤德心怀敬慕,对他的道义行为传闻已久。中乐寺丞言辞清新,思想新颖,而他的外貌却又保持了古人的风雅。作者称赞中乐寺丞的学识可以与两位古代贤王相提并论,辩才可以胜过五鹿。
往见未为劳,定交然後笃。
惠诗何劲敏,对敌射铜镞。
穿杨有旧手,惊雀无全目。
强酬非所当,宜将弓矢速。
诗词的结尾表达了作者与中乐寺丞交往的心愿。作者表示拜访中乐寺丞不会感到劳累,只有经过面对面的交往才能真正建立起深厚的友谊。中乐寺丞的诗才和才智非常出众,在对抗敌人时能够射穿铜制的箭镞,他的箭术熟练得像是再练习旧技能一样,而他的箭术之高超甚至能使鸟儿惊飞而无法逃脱。最后,作者表示自己的回报并不足以回应中乐寺丞的恩情,因此建议他快速使用弓箭。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朝车和暮车的景象,以及对中乐寺丞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时间的思考和对友谊的向往。同时,通过对中乐寺丞的描述,展示了他的学识、品行和英勇的一面。整首诗词以简洁而有力的语言,抒发了作者的情感和对友谊的珍视。
勉强冠裳四十余,同官早几亦山居。朝来过我三竿日,袖有幽僧数纸书。家信一廛何计反,官供五斗未应无。闻渠秋后来相访,脱粟藜羹只自如。
谁似当年召信臣,天教来此活疲民。水乡怕旱相传古,甘澍随车总是春。坐看丰登成乐岁,只将恺悌对明神。已闻宣布形歌咏,宾主殷勤用意新。
南北路何长,中间万弋张。不知烟雾里,几只到衡阳。
乘时盗贼起风尘,战血苔痕几度春。古庙仅能存大树,荒山犹自少行人。
秋房灯火静,客睡亦复安。弭强力汲汲,涉广心漫漫。白露下百草,心知岁将阑。彼微者啼鴃,职使仇蕙兰。吾非蒿目人,初不与世患。淫雨作横流,执蠡挹之干。我师青牛书,不争忌处先。既自守吾宝,在辱亦何叹。
半掩船逢天淡明,飞帆已背岳阳城。飘然一叶乘空度,卧听银潢泻月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