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岩多少隐,提榼抱琴游。
潭冷薜萝晚,山香松桂秋。
瓢闲高树挂,杯急曲池流。
独有迷津客,东西南北愁。
许浑,字用晦,丹阳人,故相圉师之后。太和六年进士第,为当涂、太平二县令,以病免,起润州司马。大中三年,为监察御史,歷虞部员外郎,睦、郢二州刺史。润州有丁卯桥,浑别墅在焉,因以名其集。集二卷,今编诗十一卷。 许浑字用晦,丹阳人,故相国圉师之后。登太和六年李珪榜进士第。补诗二首。
贻终南山隐者
中岩多少隐,提榼抱琴游。
潭冷薜萝晚,山香松桂秋。
瓢闲高树挂,杯急曲池流。
独有迷津客,东西南北愁。
译文:
送给终南山的隐居者
遍布中岩的士人们,手拿酒樽,抱着琴徜徉。
潭水清冷,薜萝蔓延,黄昏时分。
山上散发着松树和桂花的秋香。
瓢杯悠闲地挂在高树上,酒在弯曲的池塘里流淌。
独自有迷失方向的旅客,无论东西南北都忧愁。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七言绝句的形式表达了对终南山隐居者的祝福和思念之情。全诗描绘了山野中人们的隐居生活,通过描绘终南山的自然景观,表达了作者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羡慕。
诗中以中岩为代表的士人们,他们抱着琴、提着酒樽,在山中游玩。暗示了他们可以从繁忙的尘世中远离,寻找一片宁静的栖身之地。潭水冷凉,薜萝蔓延,为诗情增添了一抹黄昏时分的幽寂感。
诗的后两句以终南山的秋景作为描写,山上的松树和桂花散发着宜人的香气。瓢杯挂在高树上,酒水曲折地流淌。描绘了隐居者们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与繁俗都市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两句以迷津客为形象,表达了诗人自己的无所适从和迷惘之情。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南方还是北方,都充满了烦恼和忧愁。迷津客形象象征了作者内心的迷茫和不安。
整首诗气势恢弘,诗人以山水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描绘终南山隐居者的生活,抒发了对闹市世界的厌倦和对自然、宁静的向往。通过对比描写,表达了诗人的愿望,即远离尘嚣,过上宁静自在的生活。
绕西园、粉笼千雉,镜池屏石天造。主人意匠工收拾,华屋落成闻早。输奂巧。望缥缈、五云深处移蓬岛。油幢羽葆。指貔虎长驱,鲸鲲网取,电走捷旗报。铙吹发,回庑连屯饮犒。海山波静烟扫。纶巾萧散环珠履,春满绿杨芳草。人境好。是握穗五翁,福地无尘到。芝书在道。便整顿乾坤
冠苔郁相依,名园花未稀。游丝萦复展,狂絮堕还飞。积弩遗风陋,兰亭旧俗微。何如咏沂水,春服舞雩归。
赫赫惟皇,如日之光。肃肃惟后,如月之常。礼行一时,明照无疆。天子莅止,畴敢不庄。
高轩数许过三径,日云暮矣殊未来。汤熨病人狂欲走,戏作冷语成优俳。欻思官池颇空闃,况有水花明晚色。人间虺虺方蚊雷,植杖裴回须月出。
山绕兴州万叠青,池开近郭百泉并。昔年种柳人安在,累岁开花藕自生。波暖跳鱼闻乐喜,人来野鸭望船鸣。西还过此须终日,为问使君行未行。
侵晨盥栉起,爽气随凉飚。曳杖踏露草,不觉路已遥。水清出沙嘴,烟白横山腰。致爽列群岫,不待西山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