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事去藐难征,疑冢累累半已崩。
试问当时铜雀妓,定将若个当西陵?
《疑冢》是明代诗人黄德水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英雄事去藐难征,
疑冢累累半已崩。
试问当时铜雀妓,
定将若个当西陵?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英雄的事迹已经远去,被人们忽略了艰难的征战;
那些陵墓似乎已经倒塌了一半,堆积如山。
请问那些当年艳美的铜雀妓,
她们是否会像这座西陵一样被人遗忘?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英雄事迹的被遗忘和陵墓的颓废来表达对历史的思考和对英雄的怀念之情。诗人黄德水用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对过去辉煌的征战和英雄人物的反思。他描述了那些伟大的事迹如今已经被人们遗忘,无人问津,而英雄们的陵墓也已经破败不堪。
诗中的“铜雀妓”是指古代陪葬的美女,他们曾在世间以美貌和才艺闻名。然而,诗人提问道,如今这些美丽的铜雀妓是否也会像英雄一样被人们遗忘,沦为历史的尘埃。诗人用“西陵”来象征历史的遗忘和人物的消逝,暗示着那些曾经辉煌的事迹和人物注定会被时间所淹没。
整首诗表达了对英雄事迹和历史的思考,以及对曾经辉煌的人物命运的担忧。诗人通过描绘疑冢和铜雀妓的形象,呼唤人们对历史的关注和对英雄的纪念,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和人物命运的深刻思考。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引发读者对历史和英雄的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对历史、人物和命运的关切。
可中滋味欠些些,成就庐山笋蕨家。丐事子行黄苇渡,盟心人在白鸥沙。和羹户户俱煎卤,扫雪村村欲没靴。味及衲僧初偃月,圆通只个是生涯。
小人怀惠乃真情,酒炙能令死得生。倘使行觞不知味,向来修怨有羊羹。
骠骑极豪侈,后房多艳姬。可怜张净琬,不识半酣时。
西川狗,百姓眼。马包儿,御厨饭。
春事已如许,柳眼早依依。故园桃李何似,芳蕊想团枝。此地嵩高名里,信美元非吾土,清梦_绕洢。扶杖欲行乐,还使我心悲。对琴书,歌一阕,引千卮。昔曾系楫,今日投老叹吾衰。睡起推窗凝睇,失喜柔桑微绿,便拟作春衣。搔首长吟处,此意有谁知。
孔圣家邹鲁,儒风蔼典坟。龙骖回旧宅,凤德咏馀芬。入室神如在,升堂乐似闻。悬知一王法,今日待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