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以拄杖供仁山主二首》

洗足投筇只坐禅,厌寻歧路费行缠。
老来不复人间事,不用山公更削圆。

作者介绍

陈师道(一○五三~一一○二),字履常,一字无己,自号后山居士,学者称后山先生,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家贫,苦志好学。年十六,以文谒曾巩,遂留受业。神宗熙宁中,王安石经学盛行,师道心非其说,绝意仕进。元丰四年(一○八一),曾巩奉诏修史,荐入史馆,以布衣未果。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四月,以苏轼等荐(《苏轼文集》卷二七《荐布衣陈师道状》),起爲亳州司户参军,充徐州教授(本集《谢徐州教授启》)。七月,除太学博士(《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三○),因五月间曾託疾乞假到南京见苏轼,仍罢爲徐州教授(本集《谢再授徐州教授启》)。五年,移颍州教授(任渊《后山年谱》)。绍圣元年(一○九四),坐苏轼余党,谪监海陵酒税(本集《与鲁直书》)。二年,调彭泽令,以母丧未行,家居六年。元符三年(一一○○),除棣州教授,未赴,召爲秘书省正字(《后山年谱》)。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扈从南郊,天寒无绵衣,以寒疾卒于十二月二十九日,年四十九。遗着由门人魏衍编爲《彭城陈先生集》二十卷,其中诗六卷,四百五十六篇(魏衍《彭城陈先生集记》),已佚。有《后山居士文集》(二十卷,收诗多于魏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卷)及任渊《后山诗注》传世。《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陈师道诗,以宋蜀刻大字本《后山居士文集》(有绍兴二年谢克家序)爲底本(卷六原缺第二十二页,据目录以宋刻《后山诗注》本补足)。校以宋刻《后山诗注》(残存卷三下至六,藏北京图书馆,简称宋注本)、高丽活字本《后山诗注》十二卷(出明弘治十年袁宏刻本,《四部丛刊》据此影印,简称高丽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诗注》十二卷(简称库注本),清雍正八年(一七三○)赵骏烈刻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四卷(据明弘治十二年马暾刻本《后山先生集》三十卷重编,简称赵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集》二十四卷(简称四库本)、张钧衡《适园丛书》本《陈后山集》三十卷(一九一四年据旧钞本翻刻,简称张本)。除宋刻残本外,五本共同的异文校语简作各本。凡底本失收而见于校本诸诗,编爲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后。

作品评述

诗词:《以拄杖供仁山主二首》
朝代:宋代
作者:陈师道

诗意:
《以拄杖供仁山主二首》是宋代诗人陈师道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行走拄杖的禅修者,表达了对世俗烦恼的厌倦和对山林禅修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通过描绘禅修者的生活态度和情感状态,传达了作者对禅修生活的追求和对人间烦恼的厌倦。

首句“洗足投棹只坐禅”,以洗净双脚、坐在拄杖上修行的形象,表现了诗人超脱尘世的心境和专注于内心的修炼。这种修行方式,不再寻求外在的名利和权势,而是将心神聚焦于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第二句“厌寻歧路费行缠”,揭示了诗人对于世俗纷扰的疲倦和厌倦。他不再追求在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中奔波,而是选择了一条简单纯粹的道路,以拄杖为伴,拒绝了世俗的繁琐和困扰。

最后两句“老来不复人间事,不用山公更削圆”,表达了诗人对禅修生活的坚持和追求。他不再关心世俗的事务,而是专注于修行和追求内心的宁静。这里的“山公”指的是僧侣,而“削圆”则是指削减物质欲望,追求心灵的圆满和平和。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禅修者的生活态度和精神状态,表达了诗人对禅修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烦恼的厌倦。通过这种对比和抒发,诗人呼吁人们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平和,超越世俗的纷扰,寻找心灵的净土。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