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移竹》

每因种树悲年事,待看成阴是几时。
眼见子孙孙又子,不如栽竹绕园池。

作者介绍

辛弃疾(一一四○~一二○七),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齐州歷城(今山东济南)人。钦宗靖康末中原沦陷,弃疾于青年时即率衆抗金。高宗绍兴三十一年(一一六一),投忠义军耿京部,爲掌书记。三十二年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弃疾还海州,约忠义军人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改差签判江阴军。孝宗干道四年(一一六八)通判建康府。歷知滁州,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知潭州兼湖南安抚。后于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爲言者论罢。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未几又爲言者论罢。宁宗嘉泰三年(一二○三),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召赴行在奏事,未受命卒。辛弃疾以词着称,是豪放派词风的代表,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词》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启泰辑有《稼轩集抄存》,近人邓广铭增辑爲《辛稼轩诗文抄存》。《宋史》卷四○一有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 辛稼轩诗,以《辛稼轩诗文抄存》爲底本,酌校原材料出处。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卷。

作品评述

诗词:《移竹》

种树的悲哀常因年事而生,等到看到树荫形成需要多长时间呢?眼睁睁看着子孙后代接连出生,不如种植竹子来环绕庭园池塘。

中文译文:
每因种树悲年事,
待看成阴是几时。
眼见子孙孙又子,
不如栽竹绕园池。

诗意解读:
这首诗词是辛弃疾在宋代创作的作品之一。诗人以种植树木为引子,表达了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生命短暂的思考。他观察着树木的成长过程,思考时间的飞逝和自己的年龄增长。然而,他又看到了子孙后代的出生,意识到自己已经成为了家族中的长者。在这种情况下,他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认为不如种植竹子来环绕庭园池塘。竹子象征着坚韧和柔韧并存的品质,也代表了生命的延续和希望。通过这样的比喻,辛弃疾在表达自己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家族延续的期望。

赏析:
《移竹》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辛弃疾对于时间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思考和感慨。他通过种植树木和观察子孙后代的方式,揭示了人们面对时间的无力感和对生命的珍惜。在最后的建议中,他提到了栽种竹子来环绕庭园池塘,这不仅是一种美化环境的建议,更是一种希望和寄托。竹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之一,代表了坚韧和生命力,也寓意着家族的延续和希望的存在。整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语言和富有意象的比喻,深情地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和生命意义的思考,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 《赴举出山留寄山居郑参军》

    还如费冠卿,向此振高名。肯羡鱼须美,长夸鹤氅轻。理琴寒指倦,试药黑髭生。时泰难云卧,随看急诏行。

  • 《侄孙诗》

    寿母重孙始见渠,天教四世保同居。精神已是千金子,事业应须万卷书。亲戚满前非落寞,杯盘随分不萧疏。晬盘先揽文房宝,他日无优入异闾。

  • 《宝冠寺》

    山多猿鸟群,永日绝嚣氛。一涧水流出,几房僧共闻。拄筇黏落趺,拂石动寒云。谁昔来营此,寻碑看记文。

  • 《金谷园》

    当年歌舞时,不说草离离。今日歌舞尽,满园秋露垂。

  • 《长安路(一作韩翃诗)》

    长安九城路,戚里五侯家。结束趋平乐,联翩抵狭斜。高楼临远水,复道出繁花。唯见相如宅,蓬门度岁华。

  • 《日出吟》

    日出百鸟喜,覊人懒举眸。长恨年光缓,禄养未可求。若至年光过,高堂又白头。义和君有知,奈我心悠悠。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