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七》

庭前两古柏,凌霄灿其英。
问此谁荣枯,雪霜见其情。
荣枯何足计,有酒还自倾。
熟寐暂展转,觉来一蝉鸣。
归休但如此,便足了平生。

作者介绍

晁补之(一○五三~一一一○),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鉅野(今山东巨野)人。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进士,调澶州司户参军。召试学官,除北京国子监教授,迁太学正。哲宗元祐初,召试学士院,以秘阁校理通判扬州,迁知齐州。与黄庭坚等并称苏门四学士。绍圣元年(一○九四),坐党籍累贬监信州酒税。徽宗即位,召爲着作佐郎,擢吏部郎中。出知河中府,徙湖州、密州。崇宁间党论復起,奉祠禄居家,葺归来园,慕晋陶潜爲人。大观四年起知达州,改泗州,卒于任,年五十八。有《鸡肋集》七十卷。事见《柯山集拾遗》卷一二《晁无咎墓志铭》,《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晁补之诗,以明崇祯诗瘦阁仿宋刊本(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明光泽堂抄本(简称光本,藏北京图书馆)、涵芬楼藏明蓝格抄本(简称涵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七》是宋代晁补之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庭前两古柏,凌霄灿其英。
在庭院前有两棵古柏,高耸入云,枝叶繁茂。

问此谁荣枯,雪霜见其情。
问这两棵柏树的兴衰,只需看雪霜的痕迹。

荣枯何足计,有酒还自倾。
兴衰变化又有何必计较,有酒在手,自会畅饮。

熟寐暂展转,觉来一蝉鸣。
沉睡片刻,突然觉醒,听见一只蝉鸣叫。

归休但如此,便足了平生。
归去休息就是这样,对我而言已足够了一生。

这首诗词描绘了庭院前两棵古柏,它们高耸入云,枝叶茂盛,展现出繁荣的景象。然而,晁补之通过雪霜来说明一切都有兴衰和变化的道理。他提出,荣枯的变化又何必计较,因为只要有酒,便可以自我陶醉。在诗的后半部分,晁补之通过熟睡和突然的觉醒,以及一只蝉的鸣叫,表达了对生命的短暂和转瞬即逝的感慨。最后,他认为只要能够归去休息就足够了,不再追求其他。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生命、兴衰和人生追求的思考,展示了晁补之的豁达和淡泊情怀。

  • 《次及甫入峡杂咏·三游洞二绝》

    寥阳殿古琼关启,祗树园深宝盖张。长啸一声空响答,只疑惊起橘中商。

  • 《送程德林赴真州》

    君为县令元丰中,吏贪功利以病农。君欲言之路无従,移书谏臣以自通,(谏臣,蹇受之也。)元丰天子为改容。我时匹马江西东,问之逆旅言颇同。老人爱君如刘宠,小儿敬君如鲁恭。尔来明目达四聪,收拾驵骏冀北空。君为赤令有古风,政声直入明光宫。天厩如海养群龙,并收其子岂不

  • 《浪淘沙(示吴应奎)》

    迟饭甑炊红。青翦蔬丛。鸡声邻里狎田翁。兵后故人能有几,岁晚江空。谁信淡交中。依旧情浓。白头青眼转惺忪。相见莫教轻别去,负月孤风。

  • 《泌园春》

    自问从初,少年如何,每每所为。好细寻重想,当时做作,恐违天地,或昧神祗。及至如今,恁貌颜将耄,限尽临头著甚医。还知否,有圣贤三教,莫也堪随。*中认这慈悲。更长*名香寝见知。把净清灵密,耀明囗显,一齐速练,下手修持。口印金科,心传玉诀,旧业除消诚未迟。搜前路

  • 《睡足寮寄震鼎二弟》

    与物无营但欲眼,客来从笑腹便便。秋生淮海凉如水,得句还应梦阿连。

  • 《再次韵》

    覆觞课五升,秘诀不待传。百里三万家,优主师师权。坐肉荒岁骨,岂但医十全。高郎径刺史,况论担弛肩。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