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岁君提岭外兵,国门南路送君行。
由来成事多天幸,直向危时见世情。
勉力朝廷论大计,甘心江海就私荣。
牢愁应解侵人骨,未老先教白发生。
蔡襄(一○一二~一○六七),字君谟,兴化仙游(今属福建)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爲西京留守推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进直史馆,兼修起居注。次年,以母老求知福州,改福建路转运使。皇祐四年(一○五二),迁起居舍人、知制诰,兼判流内铨。至和元年(一○五四),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三年,以枢密直学士再知福州,徙泉州。嘉祐五年(一○六○),召爲翰林学士、三司使。英宗即位,以端明殿学士知杭州。治平四年卒,年五十六。孝宗干道中,赐謚忠惠。有《蔡忠惠集》。事见《欧阳文忠公集》卷三五《端明殿学士蔡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二○有传。 蔡襄诗九卷,以明万历四十三年陈一元校,朱谋玮、李克家重校《蔡忠惠集》四十卷本爲底本(藏上海图书馆),校以明万历四十四年蔡善继双瓮斋刻《宋蔡忠惠文集》三十六卷本(简称蔡本,藏北京图书馆),明天启二年丁启濬、顔继祖等刻《蔡忠惠诗集全编》二卷本(简称诗集,藏上海图书馆),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端明集》四十卷本(简称四库本),近人朱翼庵影印《宋蔡忠惠公自书诗真迹》(简称手迹)。集外诗另编一卷。集中卷七《度南涧》“隠隠飞桥隔野烟”,《入天竺山留客》“山光物态弄春晖”,《十二日晚》“欲寻轩槛倒清尊”,宋洪迈《万首唐人绝句》收爲张旭诗,《蔡忠惠诗集》有注,以爲洪迈误收,今仍保留原状。
这首诗词《因书答河东转运杨乐道》是宋代蔡襄所作,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前岁君提岭外兵,
国门南路送君行。
由来成事多天幸,
直向危时见世情。
勉力朝廷论大计,
甘心江海就私荣。
牢愁应解侵人骨,
未老先教白发生。
诗意:
诗人以书信回应河东转运杨乐道的来信。诗中描述了作者在前一年为君主提供军事援助,亲自护送君主南下,表达了他对君主的忠诚和支持。诗人认为成功的事情往往是天意所赐,在危险时刻才能真正看清世情。他努力为朝廷谋划大计,同时也乐意追求个人的荣华富贵。然而,内心的痛苦和忧虑侵蚀着他的骨髓,使他在尚未老去之前就提醒自己要珍惜时光。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作者的身世和心境,表达了他对君主的忠诚和努力为国家尽职的精神。诗人在外交战争中为君主奔波,将军事援助送至国门南路,表达了对君主的忠诚之情。他认为成功与否取决于天时和机遇,只有在危急时刻才能真正了解世情。此外,诗人也展示了他渴望个人成就和享受荣华富贵的一面,愿意在朝廷中为大计努力,同时也追求自己的私利。然而,诗人内心的牢愁和忧虑仍然存在,这种忧虑对他的身心造成了侵害,使他在年老之前就感到了白发的生长。整首诗描绘了一个忠诚而复杂的人物形象,展示了那个时代士人在政治与个人利益间的纷扰和挣扎。
自古文章贤太守,江南只数苏州。而今太守更风流。熏香开画阁,迎月上西楼。见说宫妆高髻拥,司空却是遨头。五湖莫便具扁舟。玉堂红蕊在,还胜百花洲。
天上骡踪竟不回,洞门深闭密封苔。神光夜烛烧丹灶,淑气晴薰讲易台。瑶草春肥仙去远,紫芝云暖鹤归来。清游喜挟三茅客,杖履凌空雾雨开。
动时思静暑思寒。尘劳扰扰间。翻云覆雨百千般。几时心地闲。□□□,□□难。将□□□然。自然寒暑不相□。□□□地仙。
鸾镜长侵夜,鸳衾不识寒。羞多转面语,妒极定睛看。金市旧居近,钿车新造宽。春期莫相误,一日百花残。
歌舞相从六换年,秦筝已断下能弦。荷花满眼垂杨绿,肠断清宵月正圆。
万顷江湖远,孤乘一叶船。雁飞云外字,篷掩水中天。波静橹声息,风微帆影偏。回环聊注目,浩荡接清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