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淡林萦沼,清辉日漏云。
百梅先世植,一鹤旧侯分。
天引吟怀远,春供饮意醺。
徐卿二雏者,已解听论文。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饮袁提学林亭》是宋代方回所写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古老的林子环绕湖泊,阳光透过云层洒下清辉。百年前就种植的梅花,和一只曾经的侯爵已分别。在天引的引导下,我怀念远方,春天的饮酒使我心情醉意盈然。徐卿的两只雏鹤已经能够明白听懂文人的论述。
诗意:
《饮袁提学林亭》通过描绘一幅自然景观,表达了作者对离别、怀旧和文人情怀的思考。诗中通过描绘古老的林子和湖泊、阳光的清辉,以及先人种植的梅花,传达了时间的流转和岁月的变迁。同时,诗人以一只鹤和一位侯爵作为象征,表达了离别和分别的情感。诗人在自然景观的映衬下,借由饮酒来舒发自己的情感,并表达对远方的思念。最后提到徐卿的两只雏鹤,暗示着文人的才情在成长和发展,已经具备了欣赏和理解文人论述的能力。
赏析:
《饮袁提学林亭》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美丽而富有情感的画面。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巧妙地表达了他内心深处的离愁别绪和怀旧之情。林亭、湖泊、梅花等元素构成了一幅静谧、古朴的画面,使人感受到岁月的更替和人事的变迁。诗人借酒来抒发情感,以此表达对远方的思念和对离别的感慨。最后提到徐卿的两只雏鹤,不仅揭示了时间的推移,也暗示了文人才情的成长与发展。整首诗词通过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将人与自然、时光和情感相融合,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感受力和对生活的独特领悟。
总之,《饮袁提学林亭》是一首富有离愁别绪和怀旧情怀的诗词,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使读者在欣赏中得以感受到岁月变迁和人生哲理的思索。
风烟酬酢费吟笺,剩句残章尚满前。际晚奚囊收未尽,一时寄在白欧边。
有客有客浮丘翁,一生能事今日终。齧氈雪窖身不容,寸心耿耿摩苍空。睢阳临难气塞充,大呼南八男儿忠。我公就义何从容,名垂竹帛生英雄。呜呼一歌兮歌无穷,魂招不来何所从。
工祝升阶,实户在位。祗达孝思,允修毖祀。类相有备,克恭乃事。俨恪其容,通此精意。
云薄清溪水,天寒黄叶负。乡关三载别,客路一樽同。旧事如昨日,问年俱老翁。相看今古意,泪冷菊花丛。
灵兮安留,烟燎既升。有硕其牲,有俎斯承。匪牲则硕,我德惟声。缓节安歌,庶几是听。
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望高之观,其上独有云气,崪兮直上,忽兮改容,须臾之间,变化无穷。王问玉曰:“此何气也?”玉对曰:“所谓朝云者也。”王曰:“何谓朝云?”玉曰:“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