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郢城西北有大古冢数十观其封域多是楚时诸王…尽知之》

蘋藻生南涧,蕙兰秀中林。
嘉名有所在,芳气无幽深。
楚子初逞志,樊妃尝献箴。
能令更择士,非直罢从禽。
旧国皆湮灭,先王亦莫寻。
唯传贤媛陇,犹结后人心。
牢落山川意,萧疏松柏阴。
破墙时直上,荒径或斜侵。
惠问终不绝,风流独至今。
千春思窈窕,黄鸟复哀音。

作者介绍

张九龄,字子寿,韶州曲江人。七岁知属文,擢进士,始调校书郎,以道侔伊吕科为左拾遗,进中书舍人,出为冀州刺史。以母不肻去乡里,表换洪州都督,徙桂州兼岭南按察选补使,以张说荐,为集贤院学士,俄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迁中书令。为李林甫所忮,改尚书右丞相。罢政事,贬荆州长史,请归还展墓。卒,谥文献。九龄风度醖藉,在相位,有謇谔匪躬之诚,以直道黜,不戚戚婴望,惟文史自娱。尝识安禄山必反,请诛,不许。后明皇在蜀思其言,遣使致祭,卹其家。集二十卷,今编诗三卷。

作品评述

郢城是楚国的都城,位于今天的湖北江陵市。这首诗描绘了郢城西北的一座大古冢(墓葬),冢内寝葬着楚国的诸王。诗人以此为引子,表达了对楚国昔日辉煌和逝去的王朝的追思和怀念之情。

诗中,蘋藻和蕙兰分别是指水中茂盛的水藻和生长在草木中的兰草,诗人以此来描绘郢城的繁荣景象。嘉名指的是楚国的君王,指楚王的名声在世间广泛流传。芳气无幽深,则指楚国的荣耀已经逐渐消失,不再浓郁。

楚子初逞志,指楚国的君王初建国时的豪情壮志。樊妃是楚国的美女,传说她能言善道,她的聪慧和美貌让楚王对她非常宠爱。能令更择士,非直罢从禽,则指楚国的美女们有能力诱使贤士前来效力,这不仅仅是因为她们的美貌,更是因为她们的才智和才艺。

旧国皆湮灭,先王亦莫寻,指楚国昔日的繁荣已经逐渐消失,即使是伟大的楚国君王的墓葬也难以找寻。唯传贤媛陇,犹结后人心,则指过去只剩下了美德卓越的美女们留下的传承。牢落山川意,萧疏松柏阴,描绘了墓地四周的山川景色破败凋零,松柏稀疏,暗示了过去的辉煌已经逝去。

破墙时直上,荒径或斜侵,则描绘了人们进入墓地时,有些墙壁已经倒塌,而一些小路也已经荒芜。惠问终不绝,风流独至今,则表达了对楚国古代文化的传承和对楚国美妙风流的追忆。

最后两句“千春思窈窕,黄鸟复哀音”,则表达了对已逝时光中美好事物的怀念和忧伤之情。千春思窈窕指对逝去的时光中的美好事物感怀的情愫,而黄鸟复哀音描绘了黄鸟在悲伤的鸣叫,也暗示了对逝去的楚国的思念和悲伤。

总而言之,这首诗通过描绘楚国昔日的繁荣和逝去的王朝,表达了诗人对楚国美德卓越的美女们的赞美和对逝去的辉煌的思念之情。

  • 《雨中听邻家侍儿歌》

    客恨如酲何日醒,满空烟雨昼冥冥。垂帘竟日无余事,隔叶流莺独坐听。

  • 《社日小饮》

    社日西风吹角巾,一樽强醉汝江滨。杏梁燕子还堪恨,归去匆匆不报人。

  • 《万州》

    银珠络髻绣衣裳,家住江南山后乡。闻道君侯重行乐,相将腰鼓迓年光。

  • 《满江红 己酉九日,雨中家居,忆夏士安、颐》

    弘昆季六人,皆常年同萸菊者,一载之间,俱罹患,各天一方,信笔纪怀风雨重阳,凭谁问、故人消息。记当日、承平节序,佩环宾席。处处相逢开口笑,年年不负登山屐。是几番、扶醉插黄花,乌巾侧。诗酒会,成陈迹。山水趣,今谁识。柰无情世故,转头今昔。冰雪关河劳梦寐,芝阑玉

  • 《过雁和二十二弟韵》

    我避胡尘淮海远,悠然问雁尔何来。中原消息须闻取,南岳峰头莫谩回。

  • 《登鹳雀楼》

    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