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恋家山半恋床,起来颠倒著衣裳。
钟声远和鸡声杂,灯影斜侵剑影光。
路崎岖兮凭竹仗,月朦胧处认梅香。
功名苦我双关足,踏破前桥几板霜。
缪蟾,字升之,寿宁(今属福建)人。守愚子。理宗绍定二年(一二二九)进士,爲武学教谕。事见明嘉靖《福宁州志》卷八。
中文译文:
半恋家山半恋床,
心情犹豫起床。
钟声远鸡声杂,
灯光斜照剑影映。
路崎岖我凭竹仗,
月亮朦胧香扑鼻。
功名困扰两难取,
脚踏前桥霜雪融。
诗意:
这首诗以一种忧愁的情绪展现了自己在清晨应考的苦恼和纠结。诗人在半醒半睡之间,既希望能留在温暖的被窝里,又渴望前去应考。他听着远处的钟声和鸡鸣声,看着灯光斜照着室内的剑影。他站在崎岖不平的路上,用竹杖辅助着前行。然后,他闻到了朦胧的梅花香气,寓意着他即将面对的功名殿堂。然而,他也明白,追求功名是艰难的,因为他不得不经历漫漫苦寒的岁月,踏破冰雪前行。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文人士子在应试的纷乱心境和对功名的追逐。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清晨的景象来象征自己的内心矛盾和挣扎。他对床和家山的半恋,表达了自己想要留在舒适的环境中的渴望;而他对钟声、鸡声、灯影和剑影的描绘,则烘托出他面临的严峻考试环境。诗中的路崎岖、月朦胧和梅香,既暗示了前行的艰难和未知,又寄托了他对功名前途的美好期待。最后两句“功名苦我双关足,踏破前桥几板霜”,通过描写寒冷的冬天、破旧的桥梁和厚厚的霜雪,强调了诗人追求功名的艰辛和付出。整首诗词通过对细节的刻画,传达了一种对于努力奋斗和挣扎的理解和呈现。
变化无踪倐忽间,力回天地不为难。若教施展巨灵手,岂止轩腾少华山。六社居民皆覆没,九泉磐石尽飞翻。刍荛一句能收采,尧舜之时自可攀。
渔郎艇子入重湖,老眼殷懃看著渠。看去看来成怪事,化为独鴈立横芦。
含烟袅雾自青青,爱近官桥与驿亭。春满章台偏婀娜,秋深隋岸最凋零。长从苏小门前折,几向龟年笛里听。绝胜东风桃李树,飞花犹解化浮萍。
老李天中仙,一念人间世。簪裳四十秋,不取公卿位。星斗烂文章,日月悬忠义。缘断还帝乡,飘飘若蝉蜕。玉骨瘗高丘,乃其所卜地。山川暨草木,拱揖浮苍翠。向来峰之巅,勃郁蟠紫气。神物常护持,景色多秀异。郎君久慕道,泥滓唾声利。石洞琢青苔,万古开天秘。非关痼烟霞,稍欲
游山忘襆被,唤渡已无航。隔岸初更动,缘沙数里长。大呼空亟疾,小立更微茫。莫遣眠鸥觉,笑人朝夕忙。
钱塘江上雨初乾,风入端门阵阵酸。万马乱嘶临警跸,三官垂泪湿铃鸾。童儿空想追徐福,疠鬼终朝灭贺兰。苦议和亲休练卒,婵娟剩遣嫁呼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