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鸣其禽,其鸣维何。
有怀其人,我心靡他。
彭龟年(一一四二~一二○六),字子寿,临江军清江(今江西樟树西南)人。孝宗干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授袁州宜春尉,调吉州安福丞。请祠养亲,与张栻、朱熹游,学益进。光宗即位,召除太学博士。绍熙二年(一一九一),迁国子监丞,爲御史臺主簿,四年,改司农寺丞,进祕书郎兼嘉王府直讲。除起居舍人。宁宗即位,迁中书舍人,除侍讲,迁吏部侍郎兼侍读。以上疏劾韩侂胄,出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使。庆元二年(一一九六),落职奉祠,五年,以赵汝愚党追三官勒停(《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四之五)。嘉泰三年(一二○三)起知赣州,以疾辞。开禧二年卒,年六十五,謚忠肃。有《止堂集》四十七卷(《宋史·艺文志》),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等书辑爲十八卷,其中诗三卷。事见《攻媿集》卷九六《忠肃彭公神道碑》,《宋史》卷三九三有传。 彭龟年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武英殿聚珍版本(简称殿本)。新辑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诗词:《莺鸣十章寄戚伯瑞》
中文译文:
莺鸣声婉转,其鸣声音如何?
我心中怀念着某人,我的心不再属于他人。
诗意:
这首诗是彭龟年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人以莺鸣为题材,表达了自己对某人的思念之情。诗中通过莺鸣的声音来比喻诗人内心的呼唤和渴望,以及他的思念之情。莺鸣声婉转动听,引发了诗人对某人的深深怀念,他的内心已经无法再属于他人。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莺鸣十章,形容莺鸣声如诗如画,充满了动人的音乐感。通过莺鸣的声音,诗人将自己内心对某人的思念之情传达出来,虽然没有明确指明是对谁的思念,但却透露出一种浓烈的情感。诗人表达了对某人的深深怀念,他的心已经无法再属于他人。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文字构筑了情感的深度,使人感受到了作者内心的思索和情感的起伏。通过对莺鸣声的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表达,诗词在短短几行中展现出了丰富的内涵,给读者留下了深深的印象。这首诗词充满了浓郁的宋代文学特色,展示了作者的才华和对情感的敏锐洞察力。
龟屋裁小冠,鹿皮制短裘。陆驾少游车,水泛渊明舟。山泽与城市,有路即可游。或时一饭去,间亦旬日留。方见草木萌,忽已天地秋。淘丹云涧冷,采药乳穴幽。逢人亦欣然,有问乃不酬。摩挲金铜人,千载寄悠悠。
心许征南破虏归,可言羸病卧戎衣。迟迟不见怜弓箭,惆怅秋鸿敢近飞。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无涯骇众观。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世故生白发,意行无与期。平生木上座,临老始相知。月中沙岸永,岁暮河流迟。留侯庙前柳,叶尽空离离。百年信难料,剩赋奇绝诗。
尽室林塘涤暑烦,旷然如不在尘寰。谁人敢议清风价?无乐能过百日闲。水鸟得鱼长自足,岭云含雨只空还。酒阑何物醒魂梦?万柄莲香一枕山。
雨水连三月,风光又一年。桃花余满地,柳叶渐迷烟。幢影翻灯外,钟声落枕边。怀君读书处,寂寞伴寒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