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宫时薦罢,乐府艳歌新。
石髓凝秦洞,珠胎剖汉津。
三桃聊并列,百果独先春。
清籞来君赐,雕盘助席珍。
甘馀应受和,圆极岂能神。
楚客便羊酪,归期负紫莼。
杨亿(九七四~一○二一),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太宗雍熙元年(九八四)年十一,召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三年(九九二)赐进士及第(《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迁光禄寺丞。四年,直集贤院。至道二年(九九六)迁着作佐郎。真宗即位初,预修《太宗实录》。咸平元年(九九八)书成(《直斋书录解题》卷四),乞外补就养,知处州。三年,召还,拜左司谏。四年,知制诰(《武夷新集》自序)。景德二年(一○○五)与王钦若同修《册府元龟》(《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四)。三年,爲翰林学士。大中祥符六年(一○一三)以太常少卿分司西京(《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八○)。天禧二年(一○一八)拜工部侍郎。三年,权同知贡举,坐考成就差谬,降授秘书监。四年,復爲翰林学士,十二月卒,年四十七。謚文(《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三)。所着《括苍》、《武夷》、《颍阴》等集共一九四卷。传世有《武夷新集》二十卷,另编有《西崑酬唱集》二卷。《宋史》卷三○五有传。 杨亿诗,前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武夷新集》爲底本。校以明刻本《杨大年先生武夷新集》(简称明刻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清法式善编《宋元人诗集·武夷新集》存素堂抄本(简称法式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抄本《杨大年先生武夷新集》(简称清抄本,藏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图书室),清嘉庆十六年祝昌泰留香室刻本《宋杨文公武夷新集》(简称祝刻本,藏科学院图书馆)。第六、第七卷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嘉靖玩珠堂刊《西崑酬唱集》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所收本(简称四库本)和清康熙周桢、王图炜合注(简称周王合注本)等。另从《宋文鑑》、《会稽掇英总集》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八卷。
《樱桃》这首诗词是宋代诗人杨亿所作,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离宫时薦罢,乐府艳歌新。
石髓凝秦洞,珠胎剖汉津。
三桃聊并列,百果独先春。
清籞来君赐,雕盘助席珍。
甘馀应受和,圆极岂能神。
楚客便羊酪,归期负紫莼。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樱桃为主题,表达了对美味佳果的赞美和寓意。诗中以离宫时节结束为引子,宫中的艳歌已然落幕,而新的曲调又被演奏出来,象征着新的生机与希望的到来。
接着,诗人运用了一系列的比喻和象征,来描述樱桃的美味和珍贵。他将樱桃比作凝结于秦洞的石髓、剖开汉津的珠胎,以突出其宝贵而瑰丽的特质。诗中提到了三个樱桃并排,与其他百果相比,它们独自领先于春季果实的丰富。这种独特性使得樱桃成为一种珍贵的果实,受到人们的特殊赏识。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清籞(一种古代乐器)被赐予的场景,以及樱桃被摆放在雕刻的盘子上,作为珍馐之物供应在宴席上。这种描绘增强了樱桃的珍贵感和优雅的氛围。
最后两句包含了一些隐喻和情感的表达。诗人说樱桃的美味超出了人们的期望,甚至超越了圆满的极限,隐含着美味的滋味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最后两句中提到楚客(指楚国的客人)带着羊酪回去,而归期时负着紫色的莼菜。这可能是在描述楚国的美食文化和诗人的离别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樱桃为主题,通过比喻和象征的手法,描绘了樱桃的美味和珍贵。诗人通过对樱桃的赞美,表达了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离别的思念之情。整首诗构思巧妙,语言优美,给人以美好的诗意和赏析的空间。
欢常以饮合,欢意则非外。今吾二三子,共此西轩会。主人吾儒秀,言与二雅配。酒行倡大论,文字略琐碎。上言砰人物,要当本诸内。下言讥为学,不以满自概。唐之众诗人,区别各异派。一经群子评,敛凿弃秕{左火右备}。予曰吾圣俞,名足通后代。答我文如韩,尚有六经在。况吾何所
朝谒千秋节,攀援万岁藤。山明松戴雪,涧涩石怀冰。清壮髯还戟,酸癯面亦棱。暖寒能破戒,珍重虎溪僧。
槐底婆娑生意尽,柳边摇落长年悲。殷东阳守徒嗟惜,桓大将军自涕洟。不知庾叟江潭赋,何似延陵季子诗。
赭袍黄屋俨临轩,独立班头领众仙。五色云乘金殿日,一声雷绕玉除天。浮荣何敢矜科第,实地惟知学圣贤。深重君恩无以报,疾风草劲雪松坚。
屈指数四绝,四绝中最幽。此景冠天下,不独奇东州。夜月透岩白,乱云和雨收。甘泉泻山腹,圣日穿岩头。大暑不知夏,爽气常如秋。风高松子落,天外钟身浮。祖师生郎石,古殿名般州。人巧不可至,天意何所留。老僧笑相语,兹事常穷求。移出蓬莱岛,等吾仙子游。
观空得舍筏喻,示病无散花天。从渠幻起幻灭,我自燕处超然。